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资讯 > 正文

(18)黄帝内经顺时养生·顺时养生基本法则

黄帝内经顺时养生 张广修 张同远 编著 第三节  顺时养生基本法则 人在生存期间,为了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叫做生活[1]。具体包括饮食、服饰、睡眠、房事、运动和精神情志活动等许多方面。 由于维持生命存在的过程叫“生活”,保养生命的过程叫“养生”,两词均以“生命”为对象,故“生活”与“养生”,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这样说:养生,就是对生活内容的科学化管理,养生的法则、措施,只有在生活中应用才有意义。由于这个原因,笔者将“养生”一词生活化,归纳为饮食养生、服饰养生、睡眠养生、房事养生、运动养生和情志养生共六个方面,分别制定出科学而又实用的顺时养生法则,作为实施养生的依据和参考。 需要强调的是:水桶理论认为[2]: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推论言之[2]:一只水桶,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且无破损,才能盛满水。如果其中有一块不够高度或者有破损,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同样道理,上述生活养生的六个方面,必须面面俱到,统养兼顾,才能收到理想的保健效果。如果顾此失彼,一着有误,必将影响全局,使养生保健的效果大打折扣。 一、四时饮和食,“两同”是法则 《灵枢·平人绝谷》说:“人之不食,七日而死”,饮食对于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是尽人皆知的。至于如何合理选用四时食材,来提高饮食养生的效益,则还需进行一番研究。从时气理论看,人与食材同禀天地间五行时气,随时气浮沉而繁育生长。这个特点决定了人在四时的饮食养生,要把时气与食物、时气与人体进行综合考虑,科学选择。据笔者观察,两个“同”字,可作为顺时选食的基本法则。 (一)同“根”相从,选用应时饮食。据《素问·五常政大论》记载,宇宙时气,是万物生化的“中根”。“中根”按其功能特点又有两个相应的“职称”:其中渗灌于物的内部,对物起直接催化作用的时气,叫做“神机”,喻其功能奥妙如神。如果没有这个“神机”进行催化,物的生化就会停止了。其中联通于物的外部,即与神机相联系的那个时气,叫做“气立”,有如士兵立正待命,时刻准备前往“参战”,作为“神机”的补充。如果气立不足,神机无源而竭绝的话,那么,物的生化也就竭绝了。 综上可知:不同的时期布有不同的时气,不同的时气形成不同的“中根”,不同的“中根”对于宇宙之物具有不同的催化作用,不同的催化作用随之产生不同的催化结果。这个规律决定了:同样的物种,在不同的时期(例如不同年份、不同时季等)中,“生化有薄厚,成熟有少多”,即有育有不育,有盛有不盛,有多或有少,有优或有劣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进一步补充强调说,不同年份生长的药物“质同而异等”,即“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由于这个原因,《素问·至真要大论》特别强调:采用当时的药物来治疗当时的疾病,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当时的药物是由当时的“天地之专精”之气滋培而成的,是由当时的“中根”催化出来的,其气全而其力厚,当然疗效更好哦。当时的疾病若用他时的药物进行治疗,其药“质同而异等”,气味“散”而不专,疗效当然不好了。举个例子:2011年生长的白芍,由2011年的岁气凝聚催化而成;2012年的白芍,由2012年的岁气凝聚催化而成。此二年的白芍,虽然名称相同,表面看起来形状等都相同,但是实际上,此二年生长的白芍,“气味有薄厚”而“力化有浅深”,用于保健疗疾,效 果不尽相同。同样道理,养生疗疾而用食物、药物时,以当年生长的时新之品为最佳。举张三为例:2011年的张三,受2011年“中根”的催化,其体凝聚有2011年的气质;2012年的张三,受2012年“中根”的催化,其体凝聚有2012年的气质。此二年的张三,虽然名称、相貌都相同,但是在实际上,此二年的张三,其体的气质不太一样。由于这个原因,张三在2011年生病时,采用2011年生长的白芍进行治疗,在2012年生病时,采用2012年生长的白芍进行治疗,如此同“根”相从,同气相求,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张三2012年生了疾病,而用2011年生长的白芍进行治疗,药力“散”而不专,效果肯定要打折扣。 同样道理,各种食物如粮食、蔬菜、水果等,由于受五行时气的制约,都带有明显的时气特点。这就提示:饮食养生,以选用当年当时的应时食材烹饪食用,其效最佳。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不少“反季节”蔬菜,听了这个名字就不舒服。季节的时节时气,是由天所造化的,受天规律的制约,“反季节”就是“反天”、“反规律”,这些蔬菜与当时当令的蔬菜相比,不论在营养成分还是味口方面,均皆逊劣多多。例如有关调查研究证实[3]:夏秋季节露天种植的应季蔬菜的营养成分,明显高于冬春季节大棚或玻璃温室种植的“反季节”蔬菜。例如:秋季上市的南瓜比春季上市的南瓜,胡萝卜素含量高3.4倍;糖分含量高27%—89%;维生素C和钾、钠、钙、磷、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明显高出许多。又如:夏季上市的西红柿和黄瓜,维生素C含量是冬季的2倍左右,等。另外,冬春季节大棚中生长的蔬菜,由于棚中气温较高、湿度较大,蔬菜病虫害比较严重,农药使用量加大,再加上大棚中光照不强、通风不好,不利于农药降解。因此,大棚中生长的“反季节”蔬菜的农药含量也明显高于应季蔬菜。 (二)同性相从,选用应气应体饮食。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通过其中所含的性即气和味而实现的。气味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由于食药同源,故也是中医食性理论的基本内容。这个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药物和食物中的“四气”,又称“四性”,可用阴阳的属性进行归纳,即寒、凉属阴,热、温属阳,另有平性,介于阴阳之间,其阴其阳均不明显。五味之外,另有淡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说明利用饮食物的气味阴阳来调整人体的阴阳之气使归平衡,是保证机体“阴平阳秘”的重要手段。 宇宙间的五行之气,是混融存在而动变不居的,相同的年时可有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年时可有相同的气候。另外,人的体质是不尽相同的,可分为阴虚、阳虚、阴盛、阳盛等七个基本类型,特殊体质类型更是复杂多般[4]。上述两个原因决定了:在选用应时饮食的同时,进一步辨气辨体,因体制宜,才能收到较好的养生效果。例如:气候寒凉时,或偏于阳虚体质的人,宜选用具有温热之性或辛甘之味的阳性食物烹饪食用;气候温热时,或偏于阴虚体质的人,宜选用具有凉寒之性或酸苦之味的阴性食物烹饪食用。如果不论当时人的体质状况如何,凡时当时生长的食物,毫无选择地拿来就吃,可能碰巧有效,但大多悖而无效,甚至还可能发生副弊作用。 二、服饰保健康,时气加时尚 《诗经·邶风·绿衣》中有“绿衣黄裳”句,《毛传》:“上曰衣,下曰裳。”说明我国古代,穿在上身的东西叫“衣”,穿在下身的东西叫“裳”,两者合称“衣裳”,口语称作“衣服”[5]。现代已不分上衣下衣,皆称衣服。 人类的衣服,具有遮羞蔽丑、御寒保暖、美化形象和地位象征的综合作用。 (一)遮羞蔽丑。据说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当年在伊甸园里不穿衣服,而是赤身裸体地进行生活。后来受了蛇的引诱而偷吃了知善恶树所结的果子,就开始有了七情六欲,有了羞耻之心,于是把无花果叶子连缀成片,穿在身上以遮羞遮丑[6],逐渐发展成后来的衣服。 (二)御寒保暖。《释名》:“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障”即保护身体,“蔽”即遮蔽羞丑。说明人之穿衣,在遮羞蔽丑的同时,还有保护身体的作用。《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说明古人在衣服发明之前,与一般动物一样,冷了,奔走运动以取暖;热了,躲进洞穴以避暑。当衣服发明以后,御寒保暖而护体,成了衣服的主要用途之一。因为人类社会是设在自然界的广大空间中的,自然空间中五气混融,寒暑弛张。热天无衣,问题还不太大,冷天无衣,就易伤寒为疾了。唐·陈玉兰《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三)美化形象。甲骨文的“美”字是一个象形字:,像一个头戴羽毛装饰的站立的人,把人的美与衣服的关系作了文字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衣服是一种实用艺术,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追求、双重享受。据说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审美而制造艺术装饰品,他们将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等穿成孔,染成红色,制成精巧装饰品,佩带在身上[7]。这些饰物,可能都是受到衣服的启发而制用的。民间有“人是衣裳马是鞍”、“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等说法,都是在强调服饰美的重要性。时至今日,以衣服为主,以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阳伞、发饰等等为附件,对于人体进行装饰打扮的状态叫“服饰”[8],口语称作“穿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饰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布色、布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款式新颖的服装层出不穷,不断翻新,称作“时尚美”。 (四)地位象征。我国古代,衣服穿着,还是官贵或平民、地位高或低、家境富或贫的重要象征。现今,衣服则是人的职业的重要标志。例如:军人穿军装,学生穿校服,医生、护士穿白大褂,警察穿警服等。 从养生角度来说,上述衣服作用的四个方面,以前两个尤其御寒保暖为基础、为主要,要时刻根据时气变化情况而顺应时气,灵活增减衣服,防止外邪入体为疾。例如:天气炎热时,穿用单衣、薄袜等;天气较凉时,穿用夹衣、厚袜等;天气寒冷时,穿用棉衣、棉袜等。在此基础上,兼顾时尚美,也较重要。 在特定时段内,为社会大众所认可、所崇尚因而相互仿效的生活样式叫“时尚”。人们在穿着打扮方面与时尚合其宜,意义也较重要,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好处:其一,因为时尚是为社会大众“所认可、所崇尚”的,你在穿着打扮方面合时尚,就是合社会、合大众,俗话叫“合群”。这样,有利于交朋结友,会给社会交往带来许多方便。其二,服饰之美,不但美在自己,而且美及他人,能够收到双重的审美效果。一个人穿上一套美丽的服装走在路上时,众人赏之,感到愉悦,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善化社会交往,未婚之人,还能增加吸引异性的魅力,增加恋爱的成功率。自己赏之,美在身上,喜在心里,有利于悦化情绪,振奋精神,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在探亲访友、迎宾待客、开会集会、逢年过节时,穿上一套新的时装,打扮一下自己,美化一下仪容,气质、风度得以尽显,对于优化场面,活化气氛,增进友谊,养心养体,都很有益。重复言之,时尚美要建立在时气的基础上,脱离时气甚至违反时气而片面地追求美,越美越有损健康,必须禁忌。 三、睡眠如何顺?时、空相联控 高等脊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的、自发的、可逆的静息状态,叫“睡眠”[9]。 “睡眠”为现代词语,古时“睡”与“眠”为两个词。《说文》:“睡,坐寐也。”又:“寐,卧也。”说明身子躺下或趴下叫“卧”,“睡”则是以坐代卧的一种形式,相当于平常所说的“打盹”、“打瞌睡”。《内经》中无“睡”字,“眠”字出现过3次。从《灵枢·营卫生会》、《病传》、《口问》、《淫邪发梦》、《水胀》、《邪客》、《大惑论》,以及《素问·上古天真论》等篇中可以看出,在《内经》中,“瞑”、“卧”、“眠”、“居”为同义词,指睡眠;而“起”、“寤”、“醒”为同义词,指睡眠之后的清醒状态。 人在睡眠时,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意识暂时中断,脑力和体力都可得到良好的休息和恢复。如果睡眠不好,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一般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重要系统的生理功能,都将受到一定影响,成为许多疾病的诱因[9]。有关研究证实:接近80多种疾病的发生与长期失眠有关,在影响人类寿命的7种因素中,睡眠不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9]。因此,保持健康良好的睡眠,对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健康良好”的睡眠,要在两个方面达标:一是数量达标,睡眠时间要足;二是质量达标,睡眠程度要熟。睡眠的数量和质量,常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一个睡眠质量不佳,难以入睡或睡后即醒的人,很难保证睡眠数量能够达标;一个失眠而睡眠时间不足的人,根本无睡眠质量可言。因此,必须数质兼顾,其效方佳,但失其一,则必影响到养生效果。 上述两个睡眠标准,都与时气密切相关。因为睡眠数量,以时间长短为标准,而睡眠质量,与睡眠环境中的时气密切相关。据此,笔者总结为两句话:“睡眠数量,起居跟随太阳;睡眠质量,良化卧室空间。” (一)睡眠数量,起居跟随太阳。 《灵枢·阴阳系日月》说:“日为阳,月为阴。”《灵枢·卫气行》说:“阳主昼,阴主夜。”可知:太阳为阳,有太阳照耀的白昼为阳;月亮为阴,月亮显现的黑夜为阴。日月升降不息,昼夜循环不止。 《灵枢·口问》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说明人们的睡眠起居,是以太阳出没为依据、成规律的:当太阳下山而阳尽阴盛时,人们就目瞑休息而睡眠了;当太阳出来而阳盛阴尽时,人们则醒寤过来而开始一天的活动劳作。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个民谣后世称作《击壤歌》,被称作中国歌曲之祖。其歌词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哥词大意是:太平盛世,人们安康,太阳出来开始去干活,太阳落山时回家休息,通过日间干活,开凿井泉而有水饮,耕种田地而有饭吃,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这样的闲适安康生活,是我们自己通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得来的,帝王的力量对我们来说能有什么作用呢? 关于白天和黑夜的界定,《灵枢·卫气行》定出一个标准:“日有长短,、、、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从历法学看,一年之中,只有春分和秋分两天是昼夜时间相等的,其余时间,都是昼夜时间长短不齐的。尤其在夏、冬两季,昼夜时间差别更大,夏时昼长夜短,冬时夜长昼短。但是不论昼夜长短如何,昼夜划分的标准,一律“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也就是说,以“夜尽”“平旦”之时,为一日的开始。以理类推,而以日尽黄昏之时,为一夜的开始。这样,不论四时昼夜时间长短的差别有多大,而日与夜的起止标准是不变的。 在此提请读者注意:“平旦”,指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这段时间,就是通常所说的黎明之时。有人把平旦解释为清晨的3~5时,大错特错,这个3~5时在夏季可以称作平旦,若在冬季,还属于深夜。同样道理,“黄昏”指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透这段时间,同样不能以钟表时间为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跟随太阳,它休息我也休息,天黑归家,烧晚饭,吃晚饭,饭后拾掇拾掇,及时入睡;它活动我也活动,“平旦”起身,开始一天的各种活动,睡眠数量就算达标了,至于睡了多少小时,由太阳决定,自己完全不必考虑。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10]:在日落之后到日出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植物未经阳光照射,仍在吸氧呼碳,此时空气中的碳气含量较浓。同时雾气弥散,雾粒里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和致病微生物。所以,这段时间,不宜作室外活动,只宜室内休息,这段时间,为休息睡眠的最佳时间。 有的人脱离春、夏、秋、冬日夜长短的科学规律,硬性规定:几点钟开始睡觉好,几点钟睡觉不好;成人一昼夜要睡多少小时,小孩一昼夜要睡多少小时等等。这种规律,是人编出来的,不是地球绕太阳转出来的,用以指导睡眠养生,只能有损健康。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随日作息规律,《内经》十分重视,并以此为标准,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将人的四时卧、起时间作了具体规定:“春三月”要“夜卧早起”;“夏三月”要“夜卧早起”;“秋三月”要“早卧早起”;“冬三月”要“早卧晚起”。释义: 1、一年之中,唯有春分、秋分两天,日夜时间相等。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规律看,这两天,晚上18点钟开始休息,继以睡眠;早上6点钟开始起身,继以劳作。这是最为标准的、不迟不早的卧、起时间,笔者将其称作“标准卧起”。 2、冬至那天,白天时间最短,以后逐渐延长;夏至那天,白天时间最长,以后逐渐缩短。从这个规律可以看出,除了春分、秋分两天,其他时候,白天与晚夜的时间都不是相等的,而是长短不齐的。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规律看,一年中,除了春分、秋分两天是“标准卧起”外,其他时候都是“不标准卧起”。这种“不标准卧起”与“标准卧起”相比,其卧和起的时间不是偏早,就是偏晚。 3、举“春三月”要“夜卧早起”为例:“春三月”是白天时间由短往长的过度时期,尤其春时的第三个月,春分已过,白天时间长于晚夜时间。白天时间延长,过了18点钟天才黑,人才休息卧眠,与“标准卧起”相比,入睡时间明显偏晚,故称“夜卧”(《广雅》:“夜,暮也”;《论衡·明雩》:“暮者,晚也”;《广雅》:“迟,晚也”)。“夜”者“晚”也,“夜卧”即“晚卧”,即迟一点入睡。 同样道理,由于此时夜间时间较短,不到6点钟天就亮了,就得起身了。与“标准卧起”相比,起身时间明显早了一些,故称“早起”。其他三时类推。 《内经》中关于四时卧、起时间的“早”、“晚”说法,其真实含义是什么?其“早”、“晚”两个字是如何界定的?从古至今,笔者没有见到一个科学的、令人满意的解释。有一次笔者和一个朋友谈及此事,他解释说:“早卧”就是早点睡觉;“早起”就是早点起身。我当时付之一笑,这不是等于不说的废话吗? (二)睡眠质量,良化卧室空间。 睡眠的质量,决定于睡眠的深度,睡的越深,质量越好,对健康也越有好处。现代科学研究认为[11]:人的睡眠,分慢相睡眠和快相睡眠两个时期,慢相睡眠又分为思睡、浅睡、中睡和深睡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刚睡不久,程度不深,后两个阶段程度较深,又称熟睡阶段。慢相睡眠经历1个多小时以后,则进入快相睡眠期。此期的睡眠程度更深,对于人体健康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据此,可以把快相睡眠时间的多少作为衡量睡眠质量好坏的标准。但是,睡眠的慢相快相,需用脑电图、心电图、眼震颤图和肌电图等精密仪器才能测出,暂时还没有普及到在全民的每张卧床上都安置上这四种仪器。因此,睡眠质量的优劣,主要通过主观体验进行衡量。一般认为:上床后10分钟左右就能入睡,睡眠深沉,呼吸深长,整夜不醒或只醒一次,不做梦或少做梦,第二天感觉头脑清楚,精力充沛者,则为睡眠质量好。反之,若上床后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睡得很浅,似睡非睡,多梦纷纭或做恶梦,时时惊醒或者早醒,第二天头脑模糊,疲乏无力者,则为睡眠质量差。 人们的睡眠质量,与卧室空间息息相关。卧室空间,又称睡眠环境,这个环境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卧室环境的设施,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其中软件包括温度、湿度、清洁度、安静度和光亮度等几个方面,都与时气密切相关。因此,因时因气而制宜,良化卧室空间,创造一个适宜的睡眠环境,是提高睡眠质量的重要手段。 1、良化卧室温度。正常人体的温度,从内到外呈递减规律。例如:在环境温度为23℃时,肝、脑为38℃左右,额部为33-34℃度,手为30℃,脚为27℃[12]。人在睡眠时,体外环境的温度应与人体的温度规律保持一致,亦依次递减。例如:被窝里的温度保持在270C左右,卧室的温度保持在200C左右,才易于入睡,入睡后也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有效延长深睡眠时间。如果卧室内温度过高,体内温度难以外散,则可致心中发烦,头昏脑涨,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甚者汗出较多,使体内水分和有关营养成分大量流失,破坏了原有的体温规律和营养规律,不但降低睡眠质量,而且破坏了营养均衡。反之,如果卧室温度过低,体内温度向外散发过多,阴阳失却平衡,同样影响睡眠质量。甚者,过低的温度成为寒邪而侵袭人体,还为外感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因此,动态观察、及时调节卧室温度,将其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是改善睡眠质量的最重要措施。调节卧室温度,历来方法甚多,冬天的火盆,夏日的蒲扇等,为民间最简单的取暖、降温工具。目前,烤火器、电风扇和空调等先进的科学工具,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2、良化卧室湿度。一般认为,人们卧室的相对湿度,以50%-60%最为适宜[13][14],太高太低都不好。湿度如果太高,其一,若在夏时,使人体散热困难,不但影响睡眠,还会增加中暑的风险;若在冬时,会加速人的热传导而流散热量,引起体温下降,降低神经等系统的功能活动,以致难以入睡,或虽入睡而易醒转。其二,会加大体内松果体激素的分泌量,降低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使人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影响睡眠的效果。另外,湿盛为邪,还是外感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反之,卧室湿度如果太低,空气过于干燥,害处更多:其一,机体热量散不出去,易致心胸烦躁而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亦浅而不深。其二,皮肤水分散失,引起皮肤弹性下降,表皮粗糙、细胞脱落,降低其抵抗病菌的能力。其三,呼吸道内的纤毛运动变得缓慢,使空气中的灰尘以及吸附在灰尘上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易粘附在黏膜上而排不出去,引起咳嗽,甚至诱发感染性疾病。其四,体内水分减少,还可引发口干、唇裂、流鼻血等许多病症 室内空气湿度的高低,过去民间有个观盐测湿土办法:盐粒干燥,抓到手中有沙样松散感时,提示空气中水分少,湿度小;盐粒潮湿,抓到手中有沾手感时,提示空气中水分多,湿度大;而介于两者之间,即将盐抓到手中,不过于松散又不过于粘滞时,提.示空气中水分一般,湿度适中。此法可作参考,但不精确。目前已有测量湿度的专门仪器叫湿度计,家庭使用,以干湿球湿度计较好。 3、良化卧室清洁度。卧室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睡眠的数量和质量,最终影响到养生效果。因为:卧室如果不清洁而污染严重,不但气味不佳,难以入眠,而且易滋生各种细菌、病毒等致病物,引生相关疾病。 卧室的清洁度,与四时之气密切相关,因为不同的时季,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通度不同,空气中细菌、病毒及某些有毒物质的含量不同,人的衣着、饮食以及汗液的分泌量不同等,这些因素,均会对卧室的清洁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上述这些菌毒类物质,除了弥散在卧室空气中以外,还常借卧室的硬件设施以为依附。现代卧室最基本的有形硬件主要有:天花板、墙面、门、窗、地板(地毯)、灯具、床、床上用品和人,对于这些硬件要注意保洁,定期清扫、清洗。另外,每次上班前和/或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前及时关好门、窗,以免污物入于室内,也很重要。 4、良化卧室安静度。 “安”为会意字,从“宀”从“女”。“宀”指房屋即住所,“女”指女人即妻子。古时男人,经常外出,服役、征战,南跑北奔。妻若随夫行动奔走,诸多不便;夫若弃妻远走他乡,男女心情波动,相互挂念、思念。男人出发之前,若为妻子建造好房屋,使她有个固定不动的住所,则可妻子定居在家而不走动,夫无顾家之忧而心不波动了。这种的状态就叫“安”。故《尔雅》释:“安,定也。”凡固定不动的状态就叫“安”。据此可知,“安”字从一开始,就与“动”字形成反义对待之义,安则不动,动则不安。现今“安心”、“安稳”、“安定”、“安如泰山”等词,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风雨不动安如山”等诗句,其“安”字皆为固定不动之义。 关于“静”:《增韵》释“静”:“动之对也。” 东汉·许慎《说文》:“安,静也。从女,在宀下。”指出“安”即“静”,“静”即“安”,两个为同义词,都为“动”的反义词。因此,某物停止而不动的状态,可说“安”,可说“静”,日常口语中多“安静”并称。 《礼记·乐记》说:“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意思是说,物若不安静而动的话,会发出声。可知:物是声的本源,物动是声的机制;声是物动的现象,凡物只要动,则必有声。声的发出状态叫“响”,响不离声,通常合称“声响”。声的可听状态叫“音”,音不离声,通常合称“声音”。由于声响、声音,是由物“动”发出的,“动”与“安静”相为对立,因此,只要有动有声,就必削弱、减少安静的程度。 卧室有声有响而不安静,会对睡眠造成严重干扰。其干扰机制是通过心脏而实现的。《素问·五癃津液别》说:“耳为之听”;《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说明人之闻声听音,是由耳朵将声音传入心内,由心产生感知的。由于“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故人在入睡之时,各种声响进入人体后,都可直接扰乱人的心神,干扰人的睡眠,甚者把人从睡梦中噪醒。因此,创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是睡眠养生的第一要务。 为了创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有必要对于有关声响的知识作些概要了解。 (1)声响的分类。 声响的来源,称作“声源”。声响按声源的分类方法,目前还不太完善。据《庄子·齐物论》记载,我国古代有一类叫“籁”的管乐器,分天籁、地籁和人籁三种:“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就是说:地籁为单管多侧孔类的吹奏乐器;人籁多管,每管一音,类似排箫;天籁的具体形制尚不清楚。后来,“籁”成为一切声响的代称,例如:人由口吹奏出的声响叫“人籁”,风吹孔穴发出的声响叫“地籁”,自然界的各种声响统称“万籁”。据此,自然界的所有声响,按其来源,可分为天、地、人三籁: 1)天籁。天籁指太阳、月亮、星星、地球等各种天体运动发出的声响。星震学研究认为:宇宙中各种天体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它们在运动时都可发出相应的声响。例如:恒星转动时发出的声响,“像是打铃声”[15]。宇宙中的风、热、湿、燥、寒五气,它们在流动变化时发出的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冰雹声、雷电声等;空气即使不流动,它们仍在进行无规则的震荡,发出微弱的“白噪声”[16]等,这些声响,都属于天籁之类。 2)地籁。地籁有狭、广二义,狭义的地籁指地球转动时发出的声响。据有关资料记载[17]: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返回时,听到了“刺啦刺啦”的地籁声。后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卫星在太空中录到了地球的“尖叫”声。据说至今,各国卫星录下的“地球之声”有1万多条。广义的地球之声丰富多般,诸如:地震、火山爆发、冰山崩裂、巨浪、海啸等发出的巨大声响,汹涌澎湃的潮涨潮落声,江、河、溪、沟的水液流动声,鸟鸣、兽吼、驴喊、马叫声,各种植物枝叶动摇声等等,均属之。另外,房间内的墙面、顶棚、地面以及其它设备在其反射过程中发出的“混响声”等,亦属于地籁范畴。 3)人籁。即人类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声响,诸如:工厂里轰隆隆的机器声,田野里咯啦啦的割麦声,军营里哒哒哒的练武射击声,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街巷里商贬的叫卖声,公路上的车辆奔跑声,歌舞厅中的歌舞声,广场上的说笑声,等等。另外,人体生理性的心跳声、呼吸声,病理性的耳鸣声、咳嗽声,等等,皆属人籁之类。 (2)声波及其分类。现代声学研究认为[16]:声源体发出的声响,是以波的形式,借助于气体、液体或固体等弹性介质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这种波式称作“声波”。可听声波的特殊情形叫“声音”。声音的高低,与声波的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的单位叫赫兹,符号Hz。人耳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又称亚声波),这两类声波人耳都听不到。 在此,特别强调一下次声波。次声波具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声源广泛[16] [18]。天籁中的大陨石落地、空中湍流、狂风暴风、电闪雷鸣、磁暴、极光等;地籁中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海上风暴、波浪击岸、水中漩涡、高楼和大桥摇晃,以及狗吠、虎啸、大象踏地、鳄鱼求偶等,均可发出次声波。例如有的地震学家用地震检波器能够监测到地球转动时,持续发出“隆隆”声或“呼噜呼噜”声,活像地球在“打鼾”[17]。人籁中的导弹升空、火炮发射、轮船航行、汽车争驰、鼓风机、搅拌机、扩音喇叭、某些乐曲、甚至劳作举止等,在其发出可听声的同时,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次声发出。 二是传播遥远[16] [18]。次声波由于频率很低,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衰减,再加上其波长往往很长,因此,其传播距离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远得多,能传到几千米甚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全长十多万公里,历时108小时。1961年,原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 三是穿透力特强[16][18]。次声波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连最坚固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等都能穿透。 四是危害性特大 [16] [18]。次声波的穿透力特强,不需要人们通过耳朵“听”入体内,而可以直接穿入人体腹内。入于体内的次声波,能与人体的某些脏器如心脏等产生“共振”,从而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规律,甚者损伤人体的脏器结构,轻者使人头晕不宁、烦躁不安、行走不稳、恶心呕吐、精神沮丧,甚者能致人耳聋、昏迷或者猝死!有人认为,晕车、晕船的发生,就是由于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引起的。笔者曾遇到不少人向我反映:一向睡眠良好,某夜突然心烦不安地失眠几个小时。这种不适的发生,也有可能是次声波作的祟。 (3)声音的大小。表示声音大小的单位叫“分贝”,记作dB。一般认为[19]:0-20 分贝的声音几乎感觉不到,很静;20 -40 分贝的声音犹如轻声絮语,称得上安静;普通谈话的声音相当于40 -60分贝;声响再大,就会影响人的健康了。人的睡眠环境的安静度,以小于20分贝为理想,40-50分贝的噪声,就有可能使人难以入睡或从熟睡状态中被噪醒。 从前面所述来看,在现实世界中,动响是永恒的、普遍的,因而是绝对的;安静是暂时的、特殊的,因而是相对的。可以没有安静,但不可以没有声响,没有声响的绝对安静是不存在的。据《每日邮报》4月5日报道[20],在美国南明尼阿波利斯市就有一间“绝对安静”的“无声密室”,消音效果高达99.99%。任何人只要在其中呆一会,就会出现各种幻觉,而常人最多只能在其中呆45分钟,就会因无法忍受而匆匆逃离!美国人乔治·米歇尔森·福伊在其《零分贝:寻找绝对的安静》中说[21]:“绝对的安静是不可能被定义的。声音由分子摩擦分子产生。如果我们自己的身体都在制造噪音,唯一远离噪音的方式就只有死亡。” 由于人的睡眠最需要的是“安静”,而世界上最缺少的是“安静”,因此,在所有养生措施中,睡眠养生的难度最大。 一般人们认为,影响人们睡眠的声响,主要是可听声波。其实不然,各种声波都能影响人的睡眠,其中以超声波和次声波对于睡眠的影响最大。这是因为: 其一,前曾述及,有的人一向睡眠良好,某夜突然心烦不安地失眠几个小时。这种现象的发生,有可能是次声波直接干扰人体所导致。 其二,夜晚,是人们睡眠的天然佳期。而恰在这个时候,又是许多动物的活动旺期。人所听不到的超声波和次声波,许多动物能够听到。例如据研究[17][22][23]:狼、狗、老鼠、猫、海豚、蝙蝠、飞蛾等都能听到超声波,鸟类和大象、水母、鲸、河马、短吻鳄等都能听到次声波。人们入睡之时或入睡以后,当这些动物遭受到超声、次声的骚扰而惊动不安时,其飞窜声、惊叫声等,则会翻山越野,穿堂入室,顺从人的耳窍,振拨人的心脏,扰乱人的神明,干扰人的睡眠。唐朝大诗人王维就是这类受害者的典型代表。有诗为证:《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夜深而静,人闲而眠,轻风吹拂而花落,春山静寂而无声。不!春山没有静寂!动响没有停止!看哪,月亮姐姐轻轻地、轻轻地爬上了树梢,熟睡的鸟儿突然被惊醒。不好!有情况了!它惊恐地飞窜出巢,绕涧鸣叫,向同伴们报警告急! 鉴赏:《鸟鸣涧》一诗,用的是映衬修辞法。映衬修辞法的特点是[24]:前后有两个话题,构成映衬关系。映衬又叫衬托,即以某个事物为主体,再以与主体事物性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衬体(陪衬),从而使主体事物的特色更加鲜明突出。按主体事物与衬体事物间的关系,主要可分为正衬、反衬两种,主、衬体事物性质相似者为正衬,相反者为反衬。此诗用的是反衬法。阅读反衬型诗词时要特别注意:两个话题中的事物,哪个为主体,哪个为衬体,要审辨准确,否则,若把主体、客体“身份”认错,则会把整段文章的内容全部误解了。审辨的方法,切忌以话语的先后次序为依据,而应根据题目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事物的规律、事理的逻辑、语句的环境以及其他有关科学知识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后方可判定。 前曾述及,地球转动时,能够持续发出“隆隆”的或“呼噜呼噜”的“打鼾”声,据此规律,月亮在上升时,同样会有类似的“鼾声”发出。另外,海洋中的潮汐现象,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于地球,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运动,可知潮水涨落而发生的声响,有月亮的参与。月亮既能使潮水涨落而发声,那么,在其从升至落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同样地能够影响及其他有关事物而发声。据此可知,月亮初升之时,月球与地球相激相搏,必有次声发出。这些声音作用于山鸟的听觉器官,把它突然惊醒了。避险逃生是动物的本能,因此它迅速地离巢报警,飞叫不停。 从上述宇宙的动响规律可以断定:王维《鸟鸣涧》一诗,用的是反衬修辞法,先用“闲”、“静”等词,提示春夜的表面静寂现象,随即笔调一转,用山鸟绕涧惊鸣等动态景象,揭示出夜晚的自然界中,从表面上看来好像寂静,其实很不寂静的客观现象。从一般睡眠规律看,“夜静春山空“之时,正是人们熟睡之时。此时熟睡的王维,被山鸟时鸣而噪醒,他在向山听籁的无可奈何中,心含烦怨而写成此诗。类似的古诗还有不少,如南宋·陈与义《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等。 这种虽静不静、似静实噪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多见。例如农村常有这样的现象:当夜深人静,人们熟睡时,屋后树上的喜鹊叽叽喳喳地争吵起来,闹得人们睡而不安。人们说是喜鹊争打夺巢,气的直骂,有的人甚至拿起竹竿,要去把鹊窝捅掉。其实,喜鹊各有自己的窝巢,天黑时是各居其巢的,不存在“夺巢”。所以惊叫,一定是它们听到了某些人们听不到的“巨大”声响,因而是惊叫不安。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命题:客观世界中,安静是相对的,动响是绝对的;可以没有安静,但不可以没有动响,没有动响的空间和时间,是不存在的,因而是从来没有过的。 (4)防响抗噪,养睡养生。声响的形成有三个要素,即声源、传播声音的媒介和声音接收器[25]。卧室中干扰睡眠的声响,同样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针对这三个要素,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是防响抗噪,静化卧室,保证睡眠数量、提高睡眠质量,进而提高养生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具体言之: 1)声源的治理。与睡眠相关的声源,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方面。室内的声源多为硬件设施,治理方法主要有:简化卧室设施,专化卧室功能,把与睡眠无关的书厨、电视、挂钟、宠物等,转移到其他相关房间。一般情况下,临睡之前关掉电话,早上再打开,以免在熟睡过程中受到意外电话声的干扰。另外据研究,房间内的墙面、顶棚、地面以及其它设备在其反射过程中,可发出一定的“混响声”,这些混响声在叠加过程中,能使室内的声音强度提高10多分贝[25]。对于这种情况,则可采用“吸声”措施,例如选用吸音功能较好的地毯,避免使用大理石、花岗石、地砖等较为冷硬的材料,在房间的适当位置装置吸声结构等,则可使其混响声大大降低,而提高卧室的安静度。室外响噪,与工业、交通运输业关系密切。这类响噪的治理方法,主要宜从改进生产工艺,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等方面入手进行[26]。 2)声响媒介的治理。与卧室有关的传播声波的媒介,主要为墙壁和流通于门窗中的空气等。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避开这样的场所以建卧室。若因某些客观原因无法避免,则宜采用隔声措施,减少室外声音往室内的传入量。例如卧室装修时,宜选用隔音性较好的装修材料,用双层玻璃作窗户,选用较厚的窗帘,平时没有必要时,尽量少开窗户等。 3)声响接收器的治理。由于人的心脏是声响的接收器,声响对于人的睡眠的干扰,都是通过扰乱人的心神而实现的。因此,从心入手,改善心境,将入心的声响由有化无,由劣化优,就有利于睡眠养生了。 所谓“由有化无”,就是把入于心内的声响化为无有。《老子》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礼记·大学》中有“心不在焉”则“听而不闻”的说法。寂静无声叫“希”,说明声响由耳听入后,心脏对它可以“不闻”,将“有”化为“无”,但是有个前提条件,即要“心不在焉”。此处的“焉”为代词,可换为“声”,即要“心不在声”。声响虽由耳朵传入心中,但是心的注意力不在它上面,不接收它,于是便虽有若无了。这种“心不在声”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发生。例如小孩玩乐兴趣正浓时,大人使劲喊他,他也听不到。大人喊他的声音并不是没有充进他的耳朵,而是他的心思即注意力集中在玩上面,没有去接受声音。这种现象,民间称作“没耳朵”,其实是对耳朵的冤枉。现代生理学研究认为[27]: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脑各个部分,时刻都有兴奋与抑制交替转换的活动。小儿在玩乐时,由于对于玩具过于兴奋,对于声响的抑制过强,所以就听而不闻了。据此可知,静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心态。人在入睡之时,心态入静,对于有关声响不予关注,不予接收,以响作静,就能达到良好的睡眠状态了。 所谓“由劣化优”,就是把不利于睡眠的劣质声响化为有利于睡眠的优质声响。一般认为: 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频率或高或低,强度或大或小,混乱而无规则的叫“噪音”[26]。噪音作用于人体后,对于神经、消化、心血管等系统能够引起广泛损害[25],尤其能使交感神经紧张度增高,从而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直接扰乱人的心神,直接干扰人的睡眠。这类声响就是属于劣质声响。 有关研究证实[28]:某些具有优美节奏与旋律的音乐,能够有效地诱导、加强人脑内的α波。人脑内的α波,具有安定、平静人体情绪的作用。因此,常听这样的音乐,能使人身心松弛,心境平和,血压降低,基础代谢和呼吸的速度减慢,失眠患者聆听这样的音乐,对于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非常有益。这类声响属于优质声响。 不过,上述关于声响优劣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只能看作是举例。实际生活中的声响的优劣,具体人的具体心境是个金标准。例如:同样的鸟鸣声,张三听起来是个令人讨厌的噪声,听后心烦意乱,情绪不宁;而李四听起来,却是一首极好的音乐,觉得和谐悦耳,心情随之舒畅。 对于同一种声响,所以能够产生出两种心态,决定的因素是宇宙观。要知道:我们生活的宇宙,是美好的,美丽的;宇宙对于我们人类,是亲切的,慈祥的。宇宙所发出的各种声响,不管是天籁、地籁还是人籁,都是对于人类生活的赞美歌,是引领我们前进的生命曲。人生在世,能够听到如此美妙的歌曲,是对生活的最高享受。有了这种科学心态,任何一个声响,其实都是催眠养生的乐曲。 以上是针对可听噪音而言,至于次声波对人体睡眠的干扰,主要要采取整体保健措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高机体整体健康水平,增强自身“抗次”能力,就可将“次邪”的危害降至最低,保证能够安然入眠了。 5、良化卧室避光度 (1 )光的有关知识[29][30]。光是电磁辐射的一种形式,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类。其中波长大约在380 nm至780nm之间,人类的眼睛能够感知到的电磁辐射,称作“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X光线等为不可见光。此节所说的“光”,特指可见光。 宇宙间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作“发光体”,亦称“光源”。可见光的光源主要有:太阳、恒星、电灯、燃烧着的物质等。其中太阳为最大最重要的发光体。可见光作用于某些物体表面后,这些物体表面可把光反射出去,这样的物体不算光源。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月球不是发光体,平常我们看到的月光,其实是日光照到月球上面,又反射出来的。尽管这样,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月亮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光体,并与太阳光和星光并称“三光”,例如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就有“三光者,日月星”之名句。尤其月亮,以她阴柔的女性美和一些动人的传奇故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月光文化,咏月诗词,俯首可拾。如: 唐·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唐·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光的显现状态为“明”,“明”的俗称为“亮”,有光则明则亮,通常合称为“光明”、“光亮”或“明亮”。由于宇宙的光主要来自日、月,日、月是明亮的制造者,故日、月两个字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明”字。“明亮”与“黑暗”相对,《礼记·中庸》:“明则著”,著者显现、清楚。事物得光而明亮显现出来,则易为人们认识了。 (2)光与目。《灵枢·邪客》说:“天有日月,人有两目。”这句经文,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说:人的两只眼睛,居于身体最高部位的头部,有如日月高悬,光芒射照。表现为目光炯炯、神彩奕奕。 其二,《素问·脉要精微论》“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意思是说,宇宙间万物的形状、颜色等,在光亮的显明下,是由眼睛将其“视”入体内的。光,是宇宙间许多信息的理想载体和传播媒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主要工具。得光而明亮,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重要前提,最可靠依据。据统计,人类感官收到外部世界的总信息中,90%以上是在光亮显明的状态下,通过眼睛接收入体的[29]。 《素问·解精微论》说:“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灵枢·大惑论》说:“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目为之候。”《灵枢·寒热病》说:“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上述经文的意思是说,人的两只眼睛,有如心脏的窗窍,心神的使者,外界的“白黑”、“短长”等有关信息,是首先作用于目,通过“眼系”而入于体内,使人感知的。 现代科学也研究证实[31]:人的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产生视觉,在有光亮的条件下,通过看近望远,观东察西,将有关物体的形象落在视网膜上,再由视神经把成象信息传递给大脑枕叶视觉皮质中枢,中枢接到信息后经过综合分析,立即作出有关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的判断,从而满足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据统计,人们所得到的外界信息总和的85%是由眼睛提供的。眼睛在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建立起精密的神经联系,保证中枢神经能对机体各种生理活动进行有效的随意调节。 (3)眼睛与松果体。有关研究证实[32]:在人体头部的百会穴之下,双眉之间,印堂穴之后的深处,位于间脑脑前丘和丘脑之间,有一个长5~8mm,宽3~5mm,重120~200mg的灰红色椭圆形小体,解剖学称之为松果体。研究表明:松果体原是人类祖先的第三只眼睛,在长期发展进化过程中,由于“工作的需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被调入黑洞洞的颅腔内部而就任新的职务。由于松果体曾经是人类的第三只眼睛,与光亮、与眼睛结下了浓厚的感情,因此,它在“就任新职”以后,仍与外界光亮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两种机制实现的: 1)有关研究发现[33]:松果体具有和眼睛一样的视网膜细胞,它能直接感知光线并作出反应,影响身体的一些生理功能。 2)眼睛对松果体具有直接影响。例如[34]:视网膜在光照条件下引起的视神经冲动,从视束分支出发后,历经“前脑正中束-中脑被盖-上胸部脊髓”,最终沿血管到达松果体细胞周围,从而抑制其分泌褪黑激素的功能。另外, 由于这个原因,松果体在执掌新职的同时,不忘旧业,把自已锻练成光亮与黑暗两皆适应,白天与黑夜交替作业的“两面手”,两项工作都干得非常出色,生理功能广泛而又重要。主要的例如[32]:在白天有光亮的情况下,松果体分泌5-羟色胺;而在夜晚黑暗的情况下,则分泌褪黑素。 5-羟色胺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是调节神经活动的一种重要物质。它能影响到大脑活动的许多方面,调节人的情绪、精力、记忆力等,是一种能产生愉悦情绪的信使,对于防止脑损害、防治抑郁症等有重要意义[35]。褪黑激素又称“松果体素”,这种激素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36]:其一,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参与抗氧化系统,防止细胞产生氧化损伤。其二,被喻为内分泌的总司令,能够控制体内各种内分泌腺的活动。其三,诱导自然睡眠,通过调节人的自然睡眠而克服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等。总结言之,松果体白天和黑夜的双班作业,5-羟色胺和褪黑激素的双向分泌,两者对立统一,相反相成,不断地向中枢神经系统发放“时间信号”,转而引发多种与时间或年龄有关的“生物钟”现象,成为机体内控制生物钟的形成和运转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机制。例如[32]:人类睡眠与觉醒的钟规律,女性月经周期和排卵的钟规律,人体智力、情绪、体力和性的钟规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周期性活动的钟规律,人的身体和生命生、长、壮、老的钟规律等等,都是由松果体控制的。如此,将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调节在有序的、稳定的、规律的动态平衡状态,保证生命活动准点运行。 (4)良化卧室避光度的意义 从睡眠养生角度看,良化卧室避光度,意义重要。这是因为: 前曾述及: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外候,并有“眼系”联通入脑,是人体最重要的视觉器官。外界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有关信息,是在光亮的显照下,由眼睛接收入心、入脑,得以感知的。人在睡眠时,必须暂停这个视觉通路,使心神少得干扰,方能静息入眠。而人的视觉通路,是由“光”进行开通的。故采取避光措施,将卧室保持在黑暗状态,是保证睡眠数量、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措施。 另一方面,有关研究发现:松果体对于褪黑激素的分泌受到受光照和黑暗的调节,当它受到光的照射时,体积变小,褪黑激素的分泌量随之减少;而在暗光下,褪黑激的分泌量明显增加。前曾述及,褪黑激素是诱导自然睡眠,克服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的重要物质,褪黑激素一旦分泌不足,其对睡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良化卧室避光度,创造一个安静黑暗的卧室环境,是改善睡眠过程,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措施。 用排除方法看:夜晚睡眠之时,都是在太阳落山以后,日光对于夜晚睡眠的影响是不存在的。人们夜晚照明,以灯光为主。灯光是由人控制的,养成熄灯而眠的习惯,也不会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剩下的只有月光和星光了。再排除一下看:星光很弱,影响力不会很大。那么可知,影响夜中睡眠的最大光害,只有月光!当夜深人静、人们入睡的时候,月光常伙同轻风,悄悄地爬过人家的幽窗,浸染床被,涂抹墙壁,透过人的眼窍而钻入心脏,一边拨扰心神,一边遏制松果体的分泌功能,对人的睡眠引起双重干扰。 这种“月害”,不知干扰了多少人的夜晚睡眠,从某些诗人的诗作里可见一斑: 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南宋·辛弃疾《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8)黄帝内经顺时养生·顺时养生基本法则

诗人以他的职业特点和敏捷的才思,把月光影响他睡眠的感受作了如实的表达。那些不善言辞,深受“月害”而有苦没法说的人,何止成千上万。 (5)暗化卧室的主要措施。月光对于睡眠的影响,预防方法比较简单,临卧之前把窗帘拉下来就行了。不过要注意两点:其一,风与月亮是一对姐弟关系,有时风会加大力度,使劲拉开窗帘而把月姐姐推入屋内。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把窗户关严后再拉窗帘。如是夏时天气炎热,关窗气闷,可把空调用起来。其二,月害的 轻重程度,与月相变化相关。具体规律是[37]:农历的每月初一,月亮隐而不现,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月”。新月过后,可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一枚弯弯的娥眉形月亮,称作“娥眉月”。到了农历初八左右的上半夜,可以看到带有弦状的月亮,称作“上弦月”。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而呈凸状,称作“凸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变得最大最满最圆最亮,而且,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通夜存在。满月过后,月亮又一天天地渐“瘦”、渐“凸”、渐“弦”,最后又回到“娥眉月”的状态,此时的“娥眉月”称作“残月”。从上述月相变化可知,月光对于睡眠的影响,以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日及其前后数天最为严重,要提前做好防范。 小贴士:昼眠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绕着太阳,日复一日地自转,年复一年地公转,大小档次,嵌套循环,把时间永远拨向前进。这种宇宙形式,有如时钟的结构,故通常被喻称为“太阳钟”[38]。这个巨大的太阳钟,以太阳为机芯,以地球为指针,从东往西,运行不停。 由于“人与天地相参”(《素问·咳论》),故人体与宇宙相应,也以大小不同、档次多般的钟的形式存在,嵌套循环,完成人生的使命。 前曾述及,人体的各种生物钟规律,是由松果体控制的。其中白日劳作、夜晚睡眠的“睡眠与觉醒”的钟现象,为人体生物钟的典型 代表。这种钟情,笔者将其称作“睡眠钟”。自古以来的睡眠钟规律是:白日劳作,夜间睡眠.若将这种睡眠钟称之为“夜眠钟”,似更恰当。 时间推移至今日,社会发展到现在,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目前,人们的睡眠钟有所打乱,一般工厂或企事业单位,多有白班和夜班的分工。白天值班者,夜晚休息睡眠,与自古以来的“夜眠钟”规律相符,这样按时作息,对身体健康是肯定有好处的。但是,夜晚值班的人员,不得不打破原有的睡眠规律,而把睡眠放在白天。针对这种情况,有的人“谈白色变”,认为白天睡眠,颠倒错乱了人体的睡眠钟规律,对于健康肯定有损害。笔者认为,这种惊恐大可不必。根据睡眠的生理特点,想点子,找措施,把“夜眠钟”改换成“昼眠钟”,是完全可能的。这些措施主要有: 1、近年来发现,灯光和自然光一样,对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同样具有抑制作用[32]。同样道理,白天的卧室暗和夜晚的卧室暗一样,对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夜晚上班,都是在有光亮的环境中进行的,褪黑激素的分泌量肯定减少;白天睡眠时,只要关好门,放好窗帘,将卧室暗化在与夜相当的程度,同样可促进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诱导自然睡眠,提高睡眠的质量。 2、人的睡眠,《内经》称作 “目瞑”或“夜瞑”,简称为“瞑”。《说文》:“瞑,翕目也。”口语称作“闭眼”。说明把眼睛闭上,为睡眠的最佳形式。夜班作业之人在白天睡眠时,上床以后,不论有没有睡着,早点“目瞑”把眼闭上(必要时再戴上深色眼罩),对于促进尽快入眠,保证睡眠质量,非常重要。因为有关研究证实[34]:眼情的视网膜与松果体,具有共同的结构成分如感光器等,也具有相似的生理功能,例如视网膜和副泪腺也可产生少量褪黑激素。闭上眼睛,增加眼部自身和脑内松果体的黑暗程度,则能从眼部自身和松果体两个方面,提高褪黑激素的分泌量,从而促进机体尽早进入睡眠状态。除此以外,还有两个附加效果: (1)白天的室内室外,较之夜晚声响较多。前曾述及,眼睛为心脏的窗窍,心神的外候。闭上眼睛,还可将有关声响拒之于眼外,保护心神不受干扰,从而促进机体尽早进入睡眠状态。 (2)白天家庭,杂可较多。民间有“眼不见,心不烦”的说法。闭上眼睛,一切杂事不了了之,保护心神不受干扰,从而促进机体尽早进入睡眠状态。 最后特别强调一点:在采取上述各种暗化措施的同时,还要养成定时入睡、定时起身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睡眠规律,在机体内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昼眠钟”,就会对健康有利无害了。 6、化卧室通风度。自然界的气压由于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叫做“风”。所谓“良化卧室通风度”,就是要良化卧室的空气流动度,具体地说,就是要巧用门窗,良化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流通交换度。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前曾述及,空气是人体真气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物质。空气的组成分较为复杂[39],主要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它气体等共同组成。组成人体真气的,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部分。据研究[40],人在卧室睡眠时,每分钟要吸入300毫升氧气,呼出250毫升二氧化碳。如果卧室门窗紧闭,室内与室外空气不相流通,约3小时左右,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3倍以上,氧气成分会明显减少,细菌、尘埃等有害物质也会成倍增长。机体缺氧,大脑首先受到损害,进而损及全身各个系统器官,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果采取相应措施,在睡眠时期,将卧室内外的空气时刻保持在交换状态,始终保持卧室空气中的有效氧浓度和清洁度,常吸常新,体内真气不断得到补充,就自然地对健康有益了。 卧室空气,是时气的组成成分,带有显著的时季特点和时间特点。因此,在此要特别强调一下: 其一,从时季来看,春时以温气为主,夏时以热气和湿气为主,秋时以凉气为主,冬时以寒气为主。在流通卧室空气时,要根据不同的时季冷热情况,做好相应的保暖防寒和降温防暑措施,详参有关各节。 其二,人的睡眠,都是在日落以后和日出之前这段时间内进行的。室外的世界,是布满植物的绿色世界。植物的生活与动物一样,也需要呼吸。不过植物呼吸有一个特点[10]:白天以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为主,夜晚则以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为主。因此,夜晚的室外,空气质量不佳,此时如果直接打开房屋门窗,让大量二氧化碳流入屋内,反对健康不利。在睡眠期间,如何不让外界气入于屋内,又能保持卧室内空气新鲜呢?在此教给读者一个方法:①每天在早晨日出后、每次下班后和傍晚日落前,打开所有门、窗各一次,每次至少15分钟,让室内外空气对流,以除旧换新(暴雨恶风、扬沙大风,强烈热风、凛冽寒风等恶劣天气时除外)。②再在每天日落时,关好所有门、窗,以免外界空气入于屋内。③最后,每晚进入卧室睡眠时,不要把卧室房门关得过严,多留点缝隙,以便与外厅空气保持流通。这样,卧室空气与外厅空气加起来,基本上能够满足一夜的呼吸需要了。 7、良化卧室硬件设施。卧室硬件,除了墙壁、门窗以外,主要有床、垫、席、褥、被、枕头等卧具。配置这些卧具时,要注意做到两个“化”:一是要时气化。四时之气,寒暑弛张,卧具的选择,要因气制宜,方能对养生有益。例如,酷暑季节,天气炎热时,卧具宜选用具有散热取凉功能的凉度、凉枕等。而在冬季,天气严寒之时,卧具则宜选用保暖性能较好的棉被、棉枕等。二是要时尚化。时尚卧具,具有选材合理、科学含量高、艺术特点好等许多优点,不但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较好的欣赏价值,对于人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双重保健作用。近些年来,这类卧具各大商场琳琅满目,十分丰富,具体可随个人喜爱和经济条件选购之,在此就不过细介绍了。 四、房事顺时行,四时不同情 (一)房事定义:男女两性性器官相互交接而刺激的过程,从生理意义上说,叫做“性交”、“交媾”、“交合”等;从心理感受上说,叫做“做爱”、“作爱”或“行乐”、“作乐”等;含蓄说法叫“云雨”等;文雅说法叫“性生活”、“性行为”等;古代认为性生活只能在房室中进行,所以大众化的民俗说法叫”房事”、“房室”、“同房”等。上述诸词可以换用。 (二)人类性文化:在无限的宇宙之中,星光属阳,黑洞属阴,黑洞吸收星光而促使天体演化不止。在有限的太阳系中,阳光属阳,地球属阴,阳光射向大地而促使事物生生不息。上述阴阳两性的相射相吸,是宇宙间万事万物进行新陈代谢的基本形式、根本动力。据此可知,人类的性交做爱,其实就是宇宙中阴阳相射相吸的全息现象,是不可抵抗的自然规律。 人类的房事活动,是通过男女两性性器官相互交合而进行的。大自然将人安排为男女两类,并分别安排有性器官,目的是为了通过性交而媾精生育,繁衍后代。为了保证这个“任务”能被人类自觉执行,在造化男女性器官时,巧妙地在性交过程中设计愉悦欢乐之感,以此作为诱惑力,促使人类产生性欲,追求性交,通过性交而精卵结合,着床成胎,保证人类种族得以延续。如果不设计这种快乐之感,男女对性交之事无欲无求,甚至远而避之,那么人类的种族延续就必不可免地成为一大危机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人类的性器官具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媾精生育,繁衍后代;二是兴奋神经,制欢取乐。因此,人类的性器官,既是生殖器官,又是享乐器官,担负着生殖和享乐的双重职责。于是,性殖文化和性乐文化组成了完整的人类性文化。 (三)房事与时气的关系。 天地间的阴阳五行之气,随时间而循环流布,表现为不同的时气。人们生活在时气之中,其生理活动、心理活动、房事活动等等,都时时刻刻受到时气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时气对于房事的影响,主要通过下述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时气不同,人的脏气盛衰不同,对房事的影响也不同。《素问·咳论》说:“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素问·藏气法时论》补充说:“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由于在每个时季中,五脏之气不是平均相等的,而五脏在房事过程中的作用,又是主次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时气中,房事的频率、强度、性欲度、欢娱度等等,都不尽相同。举春时为例:肝脏主春,春时肝气较盛。由于“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篇》),“前阴者,宗筋之所聚”(《素问·厥论篇》),同时“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素问·举痛论》),而房事生活,多是以阴茎挺举而用事的。因此,春时之人,由于春气盛,而连锁地引起肝气旺盛→厥阴脉和筋气皆盛→前阴功能强盛→性欲旺盛→房事偏多。其他时期中的房事,也皆随其有关脏气的盛衰而各具特点,详见后述各论。 2、时气不同,人的情志变化不同,对房事的影响也不同。 外界某些信息反映于心,心神拨动五脏之神而产生出的相关情感体验叫“情志”。由于外界各种事物都是依附于时气而存在,因时气变化而变化的,故时气是人体情志变化的本源。时气引起情志变化的形式很多,诸如:由时气制约出来的阴、睛、雨、雪等天气变化,与时气相关的团聚、离别等人事变化,生病、痊愈等体质变化,升迁、降职等地位变化,以及各种天灾、人祸、大事、喜事等等,均可引起。情志变化对于房事的影响,一般是通过两种机制实现的:其一,情志源生于心,而分属于五脏。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等。不同的情志过激影响及相关脏器时,使其功能失常,进而影响及房事。举怒为例:《灵枢·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大怒之人,肝气受伤,则可出现下述结果:肝气损伤→厥阴脉和筋气皆弱→前阴功能低下→性欲低下→房事减少。其他情志对于房事的影响,依理类推。 3、时气不同,人的工作强度不同,对房事的影响也不同。困为:行房作爱,是多脏器参与的综合作用的过程。例如:性欲发动源于心,前阴挺举关乎肝,泄精流液出于肾,行房用力的气,则来源于脾和肺。举农民为例:唐·白居易《观刈麦》诗:“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历五月的农村,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农活集中到了一起。农活的谋划安排赖于心神的运为;田间的举足奔走赖于肝筋的活动;“因而强力,肾气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劳作时使劲用力的气有赖于脾肺的供应。由于这个原因,农忙时的农民,五脏之气俱弱,房事活动因而显著减少,甚至处于停止状态。而时期一过,三夏大忙结束,房事活动即可随之好转了。 4、时气不同,人体肾脏藏精量不同,对房事的影响也不同。《素问·金匮真言论》和《灵枢·本神》分别有“肾,开窍于二阴”、“肾藏精”的说法,说明男女前阴相互作用而泄精的房事活动,与肾脏密切相关,可以认为是肾脏作功的一种体现。《素问·脏气法时论》和《六节脏象论》中,分别有“肾主冬”、“肾者,、、、通于冬气”的说法,说明肾和冬寒之气同气相从,冬时肾气充盛,肾精充足,房事活动也相应数量较多,质量较好。而在炎热的夏季,则完全相反了。 现代生理学也研究认为:人的精子是由睾丸产生的。睾丸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喜凉怕热,所以睾丸的“公寓”――阴囊是悬挂在体外的。阴囊内温度比腹腔、皮肤的温度要低2摄氏度,而且处于恒温状态。如果阴囊内温度太高,睾丸内的生精细胞就会死亡,生精数量明显减少[41]。这个生理特点,民间老百姓虽然不懂却经常应用:要想知道小男孩有没有发热,看看他的小卵蛋就知道了:小卵蛋若往下坠,证明体内有热,反之不发热。话说回来,在偏冷的时气里,睾丸活力会明显增强,产生的精子会明显增多,质量也相应更好,房事的数量和质量都可得到相应的提高。例如美国有关研究表明[42]:男性在秋冬等严寒季节生殖能力增强,而在春夏等暖和季节生殖能力下降。从冬季到夏季,男性的精子,不但数目减少了41%,而且其活动的速度也有所降低,有缺陷的精子数目也相对增加,就是这个道理。 5、时气不同,人体雄激素的分泌量和植物神经的活跃度不同,对房事的影响也不同。有关研究发现[43]:正常男性在每晚熟睡后,可有多次自发性的阴茎勃起。继续研究认为:血液中雄激素水平增高和/或植物神经功能活跃,可能是夜晚阴茎勃起的主要原因。由于夜间是睾丸制造、分泌雄激素(睾酮)的旺盛期,又是植物神经功能活跃期,故出现了自发勃起的现象。阴茎既然勃起,则提示性欲增强,此期进行房事活动,质量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有关研究认为:季节性变化容易使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必然影响人们的房事活动[44]。 综上可知:人体在不同的时气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生理现象的房事活动,受基本生理特点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又对基本生理活动,乃至整体健康状态产生或良或恶的影响。这个特点,决定了在不同的时气阶段中,房事养生的要求和措施、方法等都不尽相同。有关具体内容,将在后述各论中进行介绍。 五、运动顺时气,注意宜与忌 (一)运,动,运动 1、运。“运”为会意字,从“辵(chuò)”,“军”声。本义作动词,表示物体发生位移,与“行”近义。如《说文》:“运,移徙也。”《内经》中的“运”字,主要用作名词,例如《素问·天元纪大论》等篇中所说的“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等,其“运”皆为名词,作为阐述时气变化的工具。 2、动。“动”为形声字,主要用作动词,表示改变原来的位置或状态。如《说文》:“动,作也。”《增韵》说:“动”为“静之对”,有动则无静。 《内经》中的“动”字,约出现过264次。这些“动”字主要用作动词,按其词意可分为三类:一是表示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动”,约有近200个;二是表示与天气变化有关的“动”,约有近50个;其余的一些为表示其他方面自然的“动”。进一步研究一下,发现到:《内经》在表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字中,约有92个与脉的流动有关,其中“动脉”一词约有26个,“脉动”一词约有10个。《内经》所以如此重视脉动,是因为: 《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句中“气口”,指手部大鱼际之后的同身寸一寸处,通常称作“脉口”,为中医的主要脉诊部位。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水谷饮食摄入胃中以后,其精微物质入于心脉之中,化变为血,流注入肺。肺脏吸入的“气”与水谷化变的血混融一体,顺循“百脉”而外濡肌表皮毛,内灌五脏六腑,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就人体生命过程来说,“动”是“脉”的存在形式,“脉”是“命”的存在依据。脉动正常则生命正常,脉动异常则生命有咎;有脉动则“生”,无脉动则“死”。由于脉动与否为“以决死生”的重要依据,故《内经》特别重视脉的动态变化情况。 3、运动。由于“运”者则动,“动”者则运,故现代语言学多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位置或状态发生改变的过程,统称为“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的根本属性,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过程,诸如简单的物体位置移动、状态变化,复杂的人类思维、社会变革,宏观的天体转动,微观的粒子运动,等等,均属之。 人类的运动,根据参与运动的组织、系统的不同,一般分为体力运动、脑力运动与生理力运动三大类[45]: (1)体力运动。指以人体肌肉与骨骼为主而发生的运动,如步行、搬物等。体力运动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要运动形式。 (2)脑力运动。指以大脑神经系统为主而发生的运动,如思考、记忆等。脑力运动是人类特有的运动形式,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 (3)生理力运动。指为了维持人体生命存在而发生的运动,包括消化运动、呼吸运动、血液循环运动、生殖运动、分泌运动、神经运动等,是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这个运动一旦停止,人的生命质量就要受到影响,甚至停止生命活动而死亡了。 上述三类人类运动,笔者习惯上将其归纳为两类: 一是劳动运动。包括体力运动和脑力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人类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了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为了改善生存质量,而自觉地、主动地、有目的地进行的。其二,这种运动过程中,贯穿有辛苦的成分。人类通过劳动运动,锻练和发展了自身,丰富了自身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二是生命运动。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生理力运动,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存在而与生俱来的、固有的、自发的生理性活动,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固有形式。生命运动是劳动运动的基础,生命运动如不存在,劳动运动则无从发生了。 (二)劳,劳动。 “劳”为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字,代表温暖,光明;中间是“冖”字,像房屋,喻表生活;下面是“力”字,表示用力。合起来表示:温暖幸福的美好生活,是以付出一定的力为代价的。因此,《说文》释:“劳,剧也,从力荧省,焱火烧,用力者劳。”据此可以这样定义:人类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自觉进行的各种相关活动,叫做“劳”。由于“劳”者必动,故现代合称“劳动”。人类的劳动,通常简单地、相对地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如《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劳动中蕴含有辛苦的成分。 《内经》从来不把“劳”字与“动”字合用。因为在《内经》中,“劳”是自觉的付力行为,而“动”是生命自发的固有动态,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不可混淆。 据《灵枢·大惑论》、《阴阳二十五人》和《素问·上古天真》等篇记载,《内经》将人体的“劳”,分为“神劳”和“形劳”两类。前者其劳在神,神者属心,故又称“劳神”、“劳心”,相当于现代所说的脑力劳动。后者其劳在肢躯形体,故又称“劳形”,相当于现代所说的体力劳动。同样道理,凡是各种自觉的、通过出力而进行的动,诸如生产劳动,出走行动,体育运动,情志波动,以及前述的房事活动,等等,皆为“劳”之类。 《内经》认为,凡是“劳”,都对“动”具有不良的干扰、影响,甚者能错乱“动”的规律,引发相关疾病。如《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灵枢·大惑论》说:“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等。什么样的“劳”能称得上“甚”呢?答案有两个:一是“久”劳,积量变而为质变。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二是“过”劳,即时虽不久但行为剧烈。如《素问·经脉别论》说:“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上述说明,各种“惊恐恚劳”类的“动”,若暂而不久,用而未过,正气未损而体尚健勇时,劳过则复,对健康无大损害。反之,若劳而过久,或“用力过度”(《灵枢·百病始生》),正气受损而体质怯弱时,则可“着而为病”了。关于判定是否“过”劳,《内经》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即是说,劳作过后,体仍轻劲而没有倦怠感的,其劳未过。反之,若劳后筋疲力乏,头眩眼花,则为劳之过分,对健康无益了。因此,《内经》曾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强调:“不妄作劳”而使体不倦怠,是保证“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重要法则。 (三)《内经》运动养生学简介。 前曾述及,在《内经》中,“运”和“动”分别为两个单音词,现代多是把“运动”作为一个同义复词使用的。从现代化、大众化和口语化考虑,本文亦用“运动”一词进行解说。不过要特别强调一点:本文所说的“运动”,内涵极窄,专指人体固有的、自发的生命运动,不包括其他各种自觉的劳动、体育活动等。把“运动”的外延无限扩大,把自发的生命运动与自觉的肢躯运动混为一谈,是《内经》运动养生的第一大忌。 1、生命运动,脉为基础。 《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灵枢·本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说明人体的血和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根本物质。 (1)关于血:《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上述说明:人体的血,是由水谷精微中的营气和津液“注于肺脉”以后,变化而成的。血是滋养身体、奉养生命的最贵重物质。现代医学也研究认为[46]:“生命的核心是血液、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就随之结束了。 (2)关于气:人体的气,种类繁杂。按部位,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以及具体的心气、肺气等;按性质,有阴气、阳气等;按功能,有营气、卫气等。这些气,都由“真气”所化生。“真气”又名“宗气”,由水谷饮食化生的精微物质与肺所吸入的清气混合而成。如:《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灵枢·邪客》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人体真气为生命之所系,气在则生,气去则死。民间为讳“死”字,常将某人死亡说成“没有气了”,并有“三寸气在千般有,一旦无常万事休”的说法。人体真气对于健康、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据此不言而喻。 (3)关于脉。 《灵枢·经水》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其清者为营,、、、营在脉中”,人的饮食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等。句中“营”即血。上述说明:脉和血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把流动的血液比作流动的河水的话,那么,脉则为河的河床。因此,《内经》经常“血脉”并称。 《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素问·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等。上述说明,气和脉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把运行的气比作流动的河水的话,那么,脉则为河的河床。因此,《内经》经常“脉气”或“气脉”并称。 《灵枢·胀论》说“营气循脉”;《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等。上述说明,人体的营血和气,是共同壅遏于脉管中的。从阴阳属性来看:气属阳而善动,血属阴而喜静。人体的气所以也进驻到脉管里,并不是去干凑热闹,而是为了推动血液流行的。脉管里的营血如果没有气的推动,静静地一下不动,就起不到营养机体的作用了。这种机理,后代医家总结为“气为血帅,血随气行”。如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血荣气卫气论》说:“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元·滑寿《难经本义》也说:“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 (4)心肺与脉的关系。 《素问》在《痿论》、《平人气象论》和《阴阳应象大论》中,分别有“心主身之血脉”、“心藏血脉之气也”和“心生血,、、、在体为脉”的说法,说明人体的血脉,是由心脏主管的。 《素问》在《五脏生成》、《阴阳应象大论》和《六节脏象论》中,分别有“诸气者皆属于肺”、“天气通于肺”和“肺者,气之本”的说法,说明人体的气,是由肺脏主管的。 《灵枢·经脉》说:“心手少阴之脉,、、、从心系却上肺”;《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原来,气与血所以能够混含于脉管之中,是由它们的主子心肺决定的。心主血而流“归于肺”,肺主气而“朝”通于心,心血肺气互往互来,得以共存于脉管之中。入于脉管中的血和气,是一体化存在的,血含气,气含血;血载气,气运血。气血流行,环周不休,营养机体上下内外,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运行。 现代医学也研究认为[47]:人体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封闭于血管之内,由心肺两脏共同控制的。具体表现为相移相贯的两个过程: 一是体循环,又称大循环:左心室收缩,将富含营养成分的动脉血液泵入主动脉,再经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再收集体内生理活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将动脉血变为静脉血。静脉血经各级静脉汇合成上、下腔静脉再流回右心房,完成了体循环的旅行过程。 二是肺循环,又称小循环:右心房的血液流入右心室,右心室的血液射入肺动脉,再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将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此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肺循环至此结束。左心房的血液流入左心室,移行为新一轮的体循环。 上述大、小循环相移相贯的过程,其实是《内经》心血“归于肺”和肺气“朝百脉”的又一表达方法。两者互相发挥,互为注脚。 《灵枢·动输》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联系上述有关内容来看:“心主身之血脉”,心动则脉动,脉动与心动相应;“诸气者皆属于肺”,气动则脉动,脉动与肺动相应。气血共壅于脉管之中,心肺共同作用于脉管,致使生命活动出现了呼吸不停、心跳不止、脉动不体、血液循环不已的活泼健康景象。 2、运动养生,养脉为主。 由于“人之所有者”唯“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血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根本物质,故养血养气,是养生养命的最重要措施。由于血气是壅遏于脉管之内的,脉是血气的存在形式,故养血养气,首先要从养脉入手。由于脉的生理特点和作功方法是“动而不止”,故以动养动,运动养脉,是养生养命的又一重要措施。由于脉中气血,由心肺两脏共同主宰,故运动养脉,以调养心肺两脏功能为主。由于人与天地相参,因时气而生长,故运动养脉,与其他养生措施一样,要因时制宜,顺时而动,一般可归纳为两大方法,随时按照具体气情而灵活选用之。 (1)“呼吸”调脉养生法。即通过呼吸运动而调和脉管内气血流循的养生方法,可简称为“呼吸养生法”。由于心肺经脉相贯,呼吸与血循同步,故呼吸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直接、最快捷、最方便、最科学因而最有效的调脉养生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联系《灵枢·刺节真邪》中“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句,这里的“精气”可以直接理解为“真气”。人体的真气,其在脉中者,就是“血气”,其化变于周身者,则是脏腑之气、肌骨之气、阴阳之气、生命之气。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是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固有活动。《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在呼吸过程中,心肺协同作功,气血相载流循,构成人体最重要的基础生命运动。据测定[48]:正常成人安静时,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大约为500毫升。当人用力吸气,直到不能再吸时为止;然后再用力呼气,直到不能再呼时为止,这时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 呼吸的分类较为复杂,如:按呼吸时辅助肌的起伏情况,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按气体在机体内的交换过程,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根据呼吸时的呼、吸幅度,分为浅呼吸和深呼吸等。笔者从运动养生需要,将呼吸分为运动呼呼和呼吸运动两大类。 一是运动呼吸。指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呼吸。例如人在散步时,始终有呼吸相伴,呼吸的次数和深度,随运动的剧烈程度而进退。 散步运动的强度,有两种互相关联的简易测定方法:一是以每分钟的心跳数为标准,以将心率保持在平时心率的上限左右为宜。二是根据呼吸状况而测定,包括呼吸次数、呼吸时体态、自觉呼吸体验等。例如[48]:正常人的心率上限为每分钟100次,正常人脉搏与呼吸之比为1:4。100次/4=25次,故知运动时的呼吸次数,以保持在每分钟25次左右为宜。运动时,自觉呼吸气粗但不喘促,心胸舒畅而不憋闷者,则为运动恰到好处的简要指标。反之,运动时若自我喘促不宁或心胸憋闷不适者,则为运动过强的反映了。 二是呼吸运动。指以呼吸为主的运动方法。这种运动方法,可与广步运动结合使用,而更多的是原地站立的专门呼吸。《内经》所说的呼吸运动,多指此种呼吸。 《内经》对于呼吸运动养生法,只提出一般原则,未提供具体措施,以致后人无所适从,离经悖理。例如:梁·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有这样的说法:“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有六者,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呼吹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背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疼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种说法,成为后代呼吸吐纳六字诀的起源,一直沿误至今。重温一下《内经》中关于肺气与心血相裹相依、相载相含、相随相伴而同步作功的原理,不难理解: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肺心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离开呼吸的血循脉动和离开血循脉动的呼吸,都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对于一个人来说,肺所吸入的任何一口气,都是宣散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中的;肺或口呼出的任何一口气,都由五脏六腑作功代谢过程中的浊气汇聚而成的。联系六字吐纳诀来看,“吹、呼、唏、呵、嘘、呬”六个呼气法,其中任何一法呼出之气,都由五脏六腑浊气汇聚而成。说“呼吹二气”出心气,“嘘”之出肺气等,其实是极其不通的故弄玄虚,读者千万不可为其误导。请你记住:在进行呼吸调脉时,只要舒开身体,摆好姿势,自然地、慢慢地、轻轻地、长长地用鼻吸入,再自然地、慢慢地、轻轻地、长长地用口呼出则可,至于呼气时的吹、呼、唏、呵等动作,完全不必理会它,否则装腔作势,搅乱心神,必对养生不利。 (2)“广步”调脉养生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广”者大也,“广步”即放大脚步,慢慢行走,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散步”。广步、散步,脚为工具。“脚”为口语说法,书面语称“足”。《内经》把“广步”作为调脉养生运动的基本方法,主要原因有三个: 1)足与全身的血液循行关系密切。例如:《灵枢·逆顺肥瘦》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素问·厥论篇》说:“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灵枢·动输》说:“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附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上述说明:人体十二条经脉,皆直接或间接地循行于足。足部经脉丰富,气血流动旺盛,通过广步而以动促动,有利于活化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改善生命活动状态。 2)足的运动量大。双足与全身其他肢节相比,其运动量最大,频率最高。例如有关研究统计[49]:现代人类一生之中,双足平均触地次数高达1000万次以上。用脚触地而做出的动作,形式复杂,丰富多彩,计有跃、跳、踊、踩、跑、踢、跺、踏、蹿、踹、蹬、蹈、践、跷、蹲、踞、蹭等近百个。许多体育运动员在足球、跳高、跳远等竞赛过程中,所发生的高难、惊险而神奇的惊人动作,都是由足动出来的。足的频繁起落运动,有利于以动促动,促进足部经脉的血液循环,活化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进而改善生命活动状态。 3)足是全身所有脏腑器官的缩影。据研究[50]:人体各个脏腑器官,在足部都有各自的神经聚集点,通常称作“反射区”,可以看成是相关脏腑器官的缩影,共有60多个。每一个反射区,都与相应的脏腑器官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当足部活动时,相关反射区的动态又反过来向相应的脏腑器官发出反射,引起相关脏腑器官也随之而动。在上述“反射――反射”过程中,全身以心肺为统帅的经脉系统、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必不可免地随之而动。因此,足的一抬一落,一举一动,都可通过经脉和反射线路的双重通道,动及心肺,振及周身,活及气血,畅及神明,将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引入最佳的蓬勃活化状态。 (四)顺时运动养生的注意事项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说:“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意思是说,人体之脉,顺随春暖、夏暑、秋凉、冬寒的四时之气,而有相应的生理性变化。既然脉象随四时之气而变化,那么,作为调脉养生的运动,也应随四时之气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才能有益于养生保健。具体言之,要注意几个宜忌。 1、时间宜忌:现代科学研究认为[51]:植物在白天日光照射下,以吸碳呼氧为主,而在日落之后到日出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植物未经阳光照射,则以吸氧呼碳为主。因此,天亮到日未出之前这段时间,植物仍在吸氧呼碳,此时空气中的碳气含量较浓,同时雾气弥散,雾粒里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和致病微生物。所以,不论春、夏、秋、冬,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这段时间里,不宜在植物较多的室外运动,否则影响健康。有的人在春夏之时,喜欢在日出之前,起早到野外的树木、花草茂密处,尽情呼吸“新鲜”空气,这种不良的养生习惯,一定要改掉。 另外还要注意:同是中午,夏日里烈日炎炎,动则汗出津津,不宜运动。而在冬时,中午风和日暖,则为运动养生的好时期。 2、地点宜忌。举森林为例:春夏之时,林中绿叶遮荫,花香鸟语,是运动养生的极好地方。而在冬时,林中树秃枝枯,寒风凛凛,在这样的地方运动,极易感寒为疾。 3、服饰宜忌。例如:夏时气温较高,烈日炎炎,在室外运动时,宜穿透气吸湿性能好的单衣,忌打赤膊;冬时天气寒冷,应注意保暖,在室外运动时,要据情多穿几件衣服,忌穿的过少,否则易感寒为疾;但也忌穿的过多,否则运动时出汗过多,不但伤阴,而且汗出腠疏,也易发生感冒。 4、程度宜忌。四时运动养生,要注意保持适宜的程度,持之以恒,效益才好。不及和太过,都为其忌。举散步为例:散步的程度,通过步数和强度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1)散步的步数:通常以1分钟为计算单位。步数越少程度越轻,反之越重。笔者参考有关学说[52][53],将散步的步数分为3等,对应轻、中、重三度: 1)逍遥散步,轻度。即逍遥自在地信步行走,时走时停,时快时慢。走动时,或观山察水,或摇臂摩腹,或引趣唱歌,或与同伴谈天闲聊。停下休息时,或席地打坐,或倚树观景,或活动肢身,还可穿插做些呼吸运动等。这种散步法,既能活动肢体,调控血液循行,又能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可收到心身两健的养生效果。 2)慢速散步,中度。即行走不停,但速度较慢,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这种散步,适宜于年老或体弱之人。 3)快速散步,又称为“快走”,重度[54]。即努力地、尽量地快步行走。所谓“尽量”,即不好再快,再快就变成跑步了。快走时要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约达120-130步。这种散步步履灵活,动作轻快,青壮年之人最宜此法,每次散步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 (2)散步的强度。以每分钟的心跳数为标准。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平均在75次/分左右,但有个体差异。散步运动,以将心率保持在平时心率的上限左右为宜。或者适度偏高一点。有人对适度运动提出两个指标[55]:一是察汗,以微微出汗为标准,未出汗为运动不及,出汗过多为运动过量。二是摸脉,一般规律,脉跳的速率与心跳是同步的,有个计算公式:一般中老年人,用1 7 0 减去自己的年龄,其得数就是每分钟的适度脉搏数(心跳数)。例如一位 60 岁的人,运动时的脉搏率:170-60 = 110次/ 分,这就提示运动已经达到适宜的强度了。这样的运动,以维持10分钟左右为宜。 运动养生的程度以适宜为好,不及或太过都对健康无益。程度不及,起不到养生保健的效果,等于没运动。而程度太过,打乱了固有的生命运动规律,则是对健康的一种摧残和损害。例如有关研究发现[56]:大强度运动过程中,可使机体能源物质ATP耗竭,血液重新分配,自由基大量堆积,同时血流加速而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等,都可使脑的血氧供应减少,局部酸性产物堆积,遏制神经活动,使脑的机能随之下降。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剧烈运动后,身体感到疲劳,反应迟钝,大脑反应减慢等,都是上述原因使大脑功能受损,而机体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现象。 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某个具体的人来说,自发的生命运动和自觉的体力运动,是以同一个个体为载体的,也就是说,是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的。因此,上述关于体力运动程度的数值,是这两种运动量的总和。例如一个60 岁的人,运动时的脉搏率为每分钟110次,这110次中包含有安静时脉搏数的75次。这就提示,在计算人体运动量时,要把自发的生命运动与自觉的体力运动合并起来,以其累加值为标准。这就决定了:由于“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人的生命活动因四时时气不同而不断变化,因此,体力运动时的实际数值,要因实际时气情况而灵活变通,不能春、夏、秋、冬,一视同仁。举个简单的例子:夏时气候,炎热为主,此时之人,生理活动处于旺盛状态,以致腠开汗出,脉多偏数。此时做散步运动时,每分钟80步,就可能大汗淋漓,心跳咚咚了,运动量明显偏高。而冬时气候,寒冷为主,此时之人,生理活动处于静肃状态,腠理闭秘,脉多偏缓。此时做散步运动时,每分钟80步,可能无动于身,汗不出,心不跳,运动量明显偏小,再加快一点脚步,才能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5、姿势宜忌。《内经》所以把“广步”规定为运动养生的基本方法,意在充分运用足的部位特点、解剖特点、生理特点和功能特点,为人体健康作贡献。在此提请读者注意:在进行“广步”运动时,一定要拉好正确的科学姿势:全身放松,体位端正,抬头挺胸,两手自然下垂,随脚步而有节奏地自然摇摆。其他各种斜姿怪势,切忌乱用,否则,足的保健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必然影响养生效果。记得有一天早晨日出后,笔者到广场上散步运动。当时看到一个大约50多岁的妇女,在做爬行运动。等她停下来时,我上前问道:“你怎么这样运动?”她说:“我有糖尿病,有人说这样爬着运动好,手脚着地,背脊朝天,全身关节肌肉都跟着活动,能把多余的糖消耗掉。”我看她像个知识分子,容易接受科学知识,就先把《周易》的三才原理讲给他听一遍,然后向他解释说:“人在爬时,背脊朝天,这是《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中所说的‘脊以代头’姿势,痹症发展到后期而邪归于肾时,可出现这种姿势。这种姿势的最大病理特点是‘善胀’(《素问·痹论》)。为什么‘善胀’?因为‘有积气在小腹与阴’(《素问·五脏生成》)。‘气’为什么能‘积’到‘小腹与阴’呢?这是因为:人在‘脊以代头’而头与臀处于水平位置时,错乱了机体固有的三才格局,以致脏腑错乱其位,神明乖异其所,阴阳升降失序,气血循行失常,往头部运行的清气升不上去,就积到小腹与阴部,发而为胀了。此时,头部失却清气濡养,必然头晕目眩;脏腑失却清气灌溉,必然功能低下;未病之人,容易引发相关疾病;既病之人,必使原有症状加重。糖尿病患者若经常爬行,不但清气积到小腹和阴部而散不开,糖浊亦易滞在血中而化不掉,病情必然越过越重。你看,凡是四蹄着地而行走的兽类,都有几个明显特点:①四蹄因长期锻炼而很灵活;②头脑因失却清气濡养而很笨拙;③脏腑相乖而早衰;④诸弊相搏而短寿。例如:狗和羊的寿命只有20年,猪、马、牛、骆驼、狮子等的寿命为30年至40年。我曾查阅一下关于古今年过百岁的老寿星的养生之道,没有一个是爬出来的。你再观察一下小儿,婴儿爬行时,智力很低,当由爬变走,机体三才格局展开时,智力很快就上来了”那个妇女听得目瞪口呆,连声说“啊,原来是这样。” 小贴士:运动与生命的关系。关于运动与生命的关系,目前养生界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一是“生命在于运动”,一是“生命在于静止”。这两个观点存在“打架”现象。有朋友问:这两种观点,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我说:究竟谁对谁错,不能单从字面上进行评判,而要从“运动”的内涵、外延方面,从有关学者的立意方面等进行综合研究后,才好作出回答。 1、“生命在于运动”。这个命题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首先提出的。这个命题的内涵是十分正确的,生命的确在于运动,运动既是生命产生的前提条件,又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形式,还是生命发展的动力源泉。人的生命若没有运动,就等于死亡了,这是尽人皆知的最浅显易懂的道理。但是,人的生命运动有个“度”的问题,其度不及或太过,都会对健康乃至生命产生不良影响。例如:一般的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率为60到100次,低于60次为心动过缓,高于100次为心跳过速,则是生命运动发生了“违度”现象,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原因。这种“违度”的程度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其对健康的威胁性也越大。 目前,对于“生命在于运动”这个命题的外延被无限扩大,各种躯体活动,诸如人们为了改造自然和创造财富而进行的各种劳动,竟争竟技而进行的各种体育运动等等,都成了有益于生命的运动。如上所述:人的生命运动是有一定数值标准的,各种躯体性的运动,动而中节,劳而不倦,不紊乱生命运动的固有规律的,才对健康有益。反之不但无益,反必有害。 2、“生命在于静止”。一个人心脏停止了跳动,肺脏停止了呼吸,其生命还可能存在吗?如果回答“有”或“能”,那笔者敢肯定:此人必定是个白痴。据笔者观察,在现实生活中,头脑清醒而持“生命在于静止”观的人很有几个。不过,这类人所说的“静止”的本意,不是指心脏跳动、肺脏呼吸等固有的生命活动静止、停止,而是说不进行各种自觉的活动、运动。持“生命在于静止”观的人有两个证据[57]: 一是将人与乌龟相比。认为乌龟静而不动,而人则多事多动,所以乌龟比人长寿。这是把人的固有的生命运动忽略了的说法,其本意是在强调:不要用自觉的劳动、体育运动来干扰人体固有的生命运动状态。这与《内经》的运动养生观是基本相同的,因而是非常科学的,只是表达的语言不够恰当,前提条件没有交代清。 二是拿生物与非生物相比。认为生物界的寿命不如矿物界长。生物类与无生物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类,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在一起进行比较,无讨论价值。 六、情志顺时调,“平衡”是目标 (一)情志养生概说 人体的神,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神,为心所主,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狭义的神,分舍于五脏而赋于不同名称,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当某些因素作用于心的神明时,可产生出的相关的情感体验,叫做“志”。由于人体之神分舍于五脏,故五脏之神皆可在一定条件下化生为志。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另外,《素问·天元纪大论》和《举痛论》中分别有“悲”和“惊”,故实际之志共有七种,通常称为“七情”。 由于人体之志皆为神所化生,故志与神,常合称为“神志”。基于上述“神”、“志”、“情”的密切关系,故在许多时候,“神志”、“神情”、“情志”,可当作同义词使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等,说明人体的神情来源于水谷中的精微之气,是由脏腑以水谷之气为原料而化生出来的,质言之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一种特殊现象。因此,人的情志变化与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常则同常,异则同异。例如:《灵枢·本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是神情健康引起脏气健康。《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是脏气异常引起神情异常。《灵枢·寿夭刚柔》说:“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是神情异常引起脏气异常,等等。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如爱、恨、哀、乐等,叫作“情感”或曰“心境”,由情感引发出来的、短暂而强烈的、具有较大情境性的、带有相对外显的如语言、表情、动作、行为等变化的综合情状,叫作“情绪”(同[4],第127页)。 人的情感、情绪受“脑中枢—生物化学”系统的调节,反过来又对“脑中枢—生物化学”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相应的情绪生理反应,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情绪活动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可致使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由较轻的变化变为严重而又持久的紊乱,引起内脏功能失常,发生相应的病变。另外,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者构成一个“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情绪生理反应影响到神经系统而使其功能紊乱失常时,常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而易发生感染性疾病。例如长期精神紧张的人易患感冒等。因此,情感、情绪养生法,是现今养生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4],第127-128页)。 (二)时气影响情志的具体因素 天地间的阴阳五行之气,随时间而循环流布,表现为不同的时气。人们生活在时气之中,其生理活动、情志活动等,都时时刻刻受到时气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时气对于情志的影响,具体因机有下述几个: 1、光照因素。前曾述及,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是调节睡眠规律、调节情志活动的有效物质,而这种激素的分泌与光照密切相关。夏时阳光充足,日照时间较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使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而在冬时,阳光较弱,日照时间较短,褪黑激素分泌量增加,一般人会出现精神消沉、心烦气躁、思维迟钝、昏昏欲睡的现象,甚者引发抑郁情绪。 2、气候因素。例如:冬天气候寒冷时,血液循环变得缓慢,易致脑部供血不足,植物神经等系统功能紊乱,一般人会出现精神委靡、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情绪。而在夏时气温较高时,这些不良情绪则较少发生。另外,常年室外作业的人,在寒冷的冬时和炎热的夏时,会因气候引起的不适而产生厌恶、紧张等不良情绪。 3、节日因素。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较多,每个时季都有若干分布。这些节日,性质不同,有的喜庆成分较浓,如春节等;有凄凉成分较重,如七巧节等;有的以纪念历史上的某人、某事为主,如端午节等;有的悲喜交加,如清明节等。人们在这些节日期间,由于相关节日气氛的熏陶,情志、情绪难免偏激,或过喜,或过悲,轻者节日一过,气复则常,而感情薄弱之人,偏激的情绪延久不解,极易演生相关疾病。 4、灾祸因素。不同的时季,具有不同的易发灾祸。例如:春时的风沙灾,夏时的洪水灾,秋时的干旱灾,冬时的暴雪灾等。这些灾害,轻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重者,能引起农作物减产或失收,引发某些交通事故、地质灾害,甚者造成人员伤亡等。人们在与这些灾害斗争过程中,多带有愤恨、忧愁、悲哀、思虑、恐惧、惊慌、紧张、失望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将原有的健康状态引向恶化。 (三)情志顺时养生大法 对于因时气变化而引起的不良情志,要因时因气而制宜,采取适宜的对策,将情志稳定在与当时的脏腑气机协调平衡的水平。例如:在光照较少而气候寒冷的冬时,多到室外活动活动,多晒晒太阳;夏时天气炎热而室外气温较高时,调整作业时间,中午尽量不到野外作业等。至于每个时季具体的情志养生方法,详见后述各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