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赛事 > 正文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各学院、专业介绍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溯源于1923年组建的原河南大学(原河南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数理系,学院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人才培养质量蜚名国内外。学院现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中设立金融与保险精算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首批河南省名牌专业之一,并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11年9月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在2012年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评审中,数学一级学科(重点资助)、统计学一级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15年,数学学科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学院于1978年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具有数学物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学科教学论(数学)和公共管理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河南省奥林匹克学校、河南省首批中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挂靠在该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124人,专任教师105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特聘教授5人,教授19人,副教授36人,博士77人,河南省“555”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教育厅“555”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8人。近五年来,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26篇,其中二区及以上SCI论文超过53篇;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6项,河南省重大项目7项,可支配的科研经费总数已达1300万元。学院注重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在“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连续六届获奖,特别地,在第七届比赛中,获得大赛唯一一项最高奖——创新奖。我院学生屡次在“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拥有目前河南省高校占地面积最大(900多平方米)、藏书最早(自1900年起)的数学图书资料阅览室,为师生学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软实力保证。本院现有河南省高校第一个数学研究类实验室——数学与科学计算实验室,2010年该实验室荣膺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11年,试验设计实验室获批新乡市重点实验室;2015年学院又获批“大数据统计分析与优化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师治学严谨,教学认真,科研成果丰硕,教学效果优秀,培养的人才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共同开创了一个活泼向上,积极进取的局面。全院学生学风淳朴,德才并举,近几年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30%左右,每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 继往开来,迎着明天的曙光,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众同仁将齐心协力,继续谱写未来璀璨的华章。 数学类(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数学类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师范)两个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首批名牌专业之一,2007年开始一本招生。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科研能力,并能较好利用计算机从事数学教学和科研的中学数学师资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其他数学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统计、中学数学方法论等及选修课程共50余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河南省特色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河南省开设最早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之一。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具有初步的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 数值代数、数值逼近、数据结构、C语言、计算机网络等及 选修课程共40余门。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与保险精算方向)(师范类,四年制本科)金融与保险精算方向2015年首次招生。旨在培养掌握数学学科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利用数学知识、金融学知识以及计算机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经济、金融、保险、证券、财政等部门从事研究、应用开发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以及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据结构、C语言、西方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金融工程,金融分析工具、金融数据挖掘等课程共50余门。 应用统计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是新增本科专业,201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河南师范大学重点培育的学科专业之一。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了解统计学理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在经济、保险与精算、工业、商业、农林业、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教育、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统计应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概率论、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应用随机过程、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试验设计、抽样技术与应用、最优化方法、统计软件、应用回归分析等及选修课程共50余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学习条件,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信息科学概论、国际贸易、国际金 融、基础会计、财务管理、西方经济学、市场学、证券市场、 生产运作与管理等及选修课程共50余门。 咨询电话:0373-3326148 学院网址: http://www.htu.edu.cn/math/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创建于1923年,学院拥有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3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专业为师范类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名牌专业和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一本招生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学院拥有物理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材料物理与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科教学论(物理)专业硕士授权点,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前沿物理与清洁能源材料河南省特色学科群”(河南省A类重点建设学科),和物理学、光学工程河南省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光电子技术及先进制造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量子芯片与精密探测技术”河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红外光电子科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物理学、光学工程“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与深圳深新隆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环宇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三阳光电有限公司、新乡市天光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本科生、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 学院有教职工122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55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95人,拥有硕士学位13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60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校特聘教授7人,国家优青、中科院百人、中组部青年千人级别兼职校特聘教授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优秀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国家级、省级劳动模范3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省级教学标兵5人,省部级先进个人10人,省 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6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4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项,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项目2项,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2项。《现代物理学进展》为国家级双语课,《量子力学》、《普通物理专题》等6门省级精品课、双语课程,拥有河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教学团队1个。 我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241人、硕士研究生157人、博士研究生28人、在站博士后8人。 现有2座实验大楼,实验室面积达22000平方米,拥有价值达5000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专业图书资料齐全,订有中外文期刊770余种。 学院学风浓厚,研究生录取率稳定在50%以上,先后向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名牌高校、中科院等单位输送了大量硕士研究生。学生创新能力强,近三年来,参加国际、全国、全省各项比赛获特等奖、一、二等奖60多项。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一次性就业率连年都在95%以上。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中有1人入选中科院院士,6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3人获得国家“青年”项目支持,16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或成为省级特聘教授,大批毕业生成为中学特级教师、企业家等优秀人才。 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级以上奖励46项。每年在SCI/EI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英、德、法、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30余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协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关系。 物理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是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河南省名牌专业,是我校的优势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光学工程一级硕士点。从2015年开设物理学专业拔尖实验班。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具备一定科研能力,能胜任高等学校、中等学校物 理学教学,和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中科研、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子技术基础、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计算机软件基础、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基本训练、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课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检测与光通信方向)(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检测与光通信方向)专业(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2011年教育部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特设的专业。本专业拥有光学工程一级硕士点,原子分子光谱实验室、红外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光电子技术及先进制造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为本专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专业培养具备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能力,知识结构以光电子为主,光、电、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接受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能在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光纤通信、光伏技术、显示技术、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及相关的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 本专业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物理光学、应用光学、量子力学、激光原理、光电检测技术、量子光学基础、光谱分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纤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数字图像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虚拟仪器设计等理论课程以及与所开理论课程相关的实验课程。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功能材料(清洁能源与信息材料方向)(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功能材料 (清洁能源与信息材料方向)专业(原功能材料专业)为2012年教育部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特设的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强,实验教学条件优良,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为学生实习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学生将学习基础数理知识,学习功能材料制备、结构性能与分析等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接受严格的基础实验与初步科研实验训练,掌握功能材料研究的基本实验技能,毕业后成为在清洁能源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等的制备、分析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研、生产、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普通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普通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功能材料学、材料物理、陶瓷功能材料、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分析方法、高分子材料、清洁能源材料、信息功能材料、学科综合实验、材料研究型实验等课程。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咨询电话:0373-3326151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physics/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5年的河南第二师范学院电工无线电教研室。学院设置有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学院拥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拥有河南省高校电磁波特征信息探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学院有教职工41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4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学院拥有《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等省级精品课、网络课程4门,其中《电子技术基础》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院教师编写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材为国家级规划教材。 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10人、硕士研究生49人,实验室面积约4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数量2300台(套)。设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工技术、高频电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贴片组装技术、电子设计与制作工艺、传感技术及应用、PLC编程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等18个实验室。 学院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先后与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新航集团公司、中兵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环宇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三阳光电有限公司、新乡市百合光电有限公司、河南新乡华丹电子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 学院学风浓厚,先后向中科院电子所、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输送了大量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生创新能力强,近三年来,参加国际、全国、全省各项比赛获特等奖、一、二等奖97项,获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02项,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一次性就业率连年都在95%以上。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英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10余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协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关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非师范,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课程有高等数学、基础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及实验、数字电路及实验、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系统设计、高频电路与实验、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电子技术设计等,该专业学生将在电路设计、通信与信息应用技术方面具有特长。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由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电磁场等构成的专业基础课,以及由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代控制理论、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等构成的专业课。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咨询电话:0373-3767835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CEEE/main.psp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始建于1923年,在学校居于重要的战略支点地位。学院涵盖理学、工学和药学3个一级学科,拥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制药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4个本科专业,拥有有机化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一级学科为河南省优势学科A类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现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另有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7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 学院尊师重教,唯才是举,师资力量雄厚。建院以来,曹理卿、李俊甫、姚从工、魏明初、卢锦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学院执教。近年来,又涌现出王键吉、常俊标等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学院现有教职工180余人,其中教授42人,具有博士学位129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1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等20人,中原学者、省特聘教授、省管优秀专家、省“百人计划”人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18人,河南省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省厅级优秀人才近30人,中国化学会理事1人,国家二级学会理事或委员10人。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两栋化学实验大楼面积达28000平方米,建有现代化化学实验室和科研室150多个。拥有600兆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等100多台(套)价值近亿元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拥有SciFinder, ACS, RSC, Elsevier,Wiley等齐全的电子数据库,资料室藏书近4万册,中外文期刊340多种。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五年来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0余人,本科生2000余人。本科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50%左右,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数十名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获奖,科技成果多次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1个团队荣获首届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已成为促进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等国家和省市领导对学院在政产学研结合中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近五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200余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项,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及高校创新团队6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每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150余篇被SCI收录。化学学科多年来稳定进入ESI全球化学研究机构排名前1%,2017年全球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50强、亚太地区全部高校100强。 化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创办于1923年,是国内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的专业之一,是化学类唯一的河南省优势学科A类学科。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为本科一批招生。设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包括双聘院士、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在内的优秀师资队伍。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个,省级以上精品课程6门。2000年以来,先后有1000余名毕业生考取中科院、北大等院校研究生,考研录取率在50%左右,在全国同类院系中名列前茅。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丰富的化学知识、扎实的化学实验技能和良好的科研能力,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的化学师资以及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类化学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波谱分析、有机合成、化工基础、化学教学论、日用化工及相关的化学实验课及选修课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是我校设立较早的工科专业,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应用化学)。该专业1994年恢复本科招生, 2001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校级名牌专业,2008年、2012年连续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13年被评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近年来,该专业先后有多名毕业生考取中科院、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考研录取率在5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本专业旨在培养化学工程师、从事化工研究和产品开发的专业人才及化工行业的管理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工程制图、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及相关的实验课等。 制药工程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是我校为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经教育部批准而开设的本科专业,综合性和应用性强。该专业2007年获药物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制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河南省手性醇类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化学制药及生物医用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本专业旨在培养在医药、食品、精细化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学生考研录取率在5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就业前景广阔。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化工原理、化学制药工艺学、药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药事管理与法规、新药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及相应实验课等。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是我校为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教育部批准而开设的工科专业,综合性和应用性强,2015年首次招生。该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拥有中试实验基地1个。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新能源材料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和具有较强的新能源材料及应用技术管理能力、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电化学原理、电化学测量技术、固体物理、化工原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新能源材料概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工程制图基础、材料模拟与设计等。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各学院、专业介绍

咨询电话:0373-3326335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hxxy/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前身为河南大学生物系,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省高校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学院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生态学四个专业,其中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十二五国家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专业、河南省名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是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名牌专业。生物学、生态学学科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学为校A类优势特色学科。学院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动物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课程教学论(生物)、教育硕士、生物工程硕士等共计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拥有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8人,其中特聘教授4人,教授31人,副教授38 人,讲师3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7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74人,博士生导师11人,双聘院士2人,教育部理科教指委委员2人,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专员1人,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河南省管优秀专家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河南省省级教学团队2个。 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条件及创新平台。目前,学院设有“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工程与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河南省道地中药材保育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功能微生物绿色转化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首批中小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等国家和省级重要科研教学平台。河南省动物学会、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河南省生物学奥林匹克培训基地等挂靠在我院。另外,我院还拥有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动物标本馆和植物标本馆。学院教学科研大楼建筑面积达25000平方米,建设有各类专业实验室40余个。拥有包括色谱质谱联用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DNA测序仪、流式细胞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荧光显微镜等大型仪器设备100多台(套)。学院建设有专业资料室和电子资源库,能够跟踪国内外生物学领域最前沿的科研进展。近三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创新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50余项,科研经费达8000余万元。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4项。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被国际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数每年以30%比例增长。学科综合排名位于国内同类师范院校前列。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3+1”和“4+2”培养模式,学院教师承担多项国家及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是我省培养大专院校和中学生物师资及生命科学研究人员的重要基地。近五年来,学院考研录取率稳定在50%以上,其中约1/3学生被中科院以及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211”和“985”院校录取,学生考研率及毕业生质量位于国内师范院校前列。学院培养的师范生连续10年获得河南省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一次性就业率均高达95%以上。 学院注重学术交流和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10余所大学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互派留学生的协作关系。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了学院整体教学科研水平。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生物科学专业创办于1923年,是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十二五国家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专业。该专业动物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余学科均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动物学国家级教学团队,遗传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创新师资型、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近五年来,该专业60%以上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考取各级公务员,其余学生主要到各级各类中学、环保、卫生、食品、生物医药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免疫学等40余门。 生物技术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生物技术专业创建于1985年,本专业是河南省级特色专业、河南省名牌专业,是国内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院校之一。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理论、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发的技术技能、良好的科学创新思维的学术型、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该专业近五年来的考研率和考取公务员学生达到65%以上。 该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制品、免疫学等40余门。 生态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拥有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河南省一级生态学重点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风景区、森林公园等单位的规划、设计及管理的工作;还可以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或到政府机构从事生态监测和动物保护工作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统计学、气象学、土壤学、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普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态毒理学、自然保护与生物地理学、生态工程与恢复生态学等40余门。 生物工程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生物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工艺技术过程,能够在生物工程与产业发展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在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工程工艺技术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一线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对生物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开发意识和能力。在基础和基本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师资型、发酵工程、环境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模块,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同时通过两个学期的实习实践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制药、生物分离与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等40余门。 咨询电话:0373-3326340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smkx/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75年,经过近4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有英语系、日语系、翻译系、法语系4个系和研究生外语教研部、大学外语教研部,拥有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文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课程教学论、日语语言文学)、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和翻译硕士),外国语言文学为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同时还开办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硕士项目和农村教育硕士项目。四个本科专业中,英语专业为我校特色优势专业、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我校重点学科。法语专业高度重视学生的法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与中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法国佩皮尼昂大学与河南师范大学共同建设法语系,法方高校前校长弗朗索瓦•佛菲(François Féral)担任校特聘教授,法兰西棕榈叶统帅勋章获得者、国家二级教授李志清老师担任法语学科学术带头人。法语专业进行中法高校联合培养即“3+3”本科-硕士研究生模式,部分优秀学生将在第四学年前往法国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日语专业与日本皇学馆3+3项目,日本三重大学3+1项目,日本山形大学3+1项目进展顺利,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 在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排名榜中,2016年我院英语专业为A,日语专业为B+;2017年翻译专业上升为B+;法语专业2016-2017连续两年均为B,在省内同批新增专业中名列前茅。2017年我院全部专业计划一本招生。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9人、讲师70人;博士15人(另有7人在读)、硕士90人,35岁以下的教师98%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多数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学院聘请了1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还常年聘请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专家在我院任教。其中,法国佩皮尼昂大学荣誉校长、博士生导师弗朗索瓦•佛菲教授为我校特聘教授,并成功入选2016年度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学院现有在读全日制研究生300余名,教育硕士及高校在职硕士300余名,本科生2000余人,函授脱产本、专科生500余人,是我校规模最大的文科院系。外国语学院现有CALL实验室、DDL实验室、笔译实验室、同传实验室、录音室、自主视听实验室、资料室、现刊阅览室和5个多媒体网络语言实验室,总资产逾千万元。 外国语学院历来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上乘。考研报考率为89.68%,考研率为27.51%,专业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为80.30%,专业八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为70.36%;在省内各类英语演讲赛和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毕业生专业基本功扎实,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英语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英语专业以培养英语语言基础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广泛的英语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以及英国国家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通过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巧训练,使本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本技能和科研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中西文化素养。 该专业注重英语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学,从事教学、翻译、研究、文秘、管理等工作。 开设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阅读、听力、口语、语音、语法、写作、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测试学、欧洲文化、英语教学法、教师口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英汉互译、高级口语、特殊用途英语、英美概况等。 翻译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专业化翻译人才。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双语基础、丰富的百科知识、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掌握多种文体笔译技能和交替传译技能,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其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种机构(部门)的实用类文体和一般难度科技文体的笔译、交替传译、涉外交际等工作。 开设主干课程:综合英语、翻译概论、中国文化、汉语写作、科技英语、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中国翻译简史、英汉翻译实践、汉英翻译实践、英美概况、英语应用写作、基础口译、高级口译等。 日语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主要培养各级政府与企事业单位所需的外事、外贸类人才,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所需师资。 该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基础阶段开设“发音指导”课、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外籍教师对学生实行个人化辅导,使学生一开始便口音纯正,语调地道。本专业学风优良,学生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均以优异成绩毕业,学生的考研率、国际日语能力考试通过率、就业率均位居全国同级同类高校前列。本专业已与日本的多所大学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实施中日双方大学联合培养模式。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综合日语、日语发音指导、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本概况、日本文化、高级翻译、日本文学史、日语应用文写作等40余门课程。 法语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重视学生的法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与中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旨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熟练的法语语言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法语人才。 学生毕业后将能在教育、科研、文化、外事、经贸、旅游、涉外高级酒店等部门胜任教学、研究、翻译、经贸、管理等工作。 开设主干课程:基础法语、高级法语、口译、法汉互译、法国与法语区国家概况、中法跨文化交际、法国文学史、商务法语、传媒法语、留学法国专题等。    法国佩皮尼昂大学与河南师范大学共同建设法语系,法方高校前校长弗朗索瓦.佛菲担任校特聘教授,法兰西棕榈叶统帅勋章获得者、国家二级教授李志清老师担任法语学科学术带头人。法语专业进行中法高校联合培养即“3+3”本科-硕士研究生模式,部分优秀学生将在第四学年前往法国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咨询电话:0373-3326170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fl/ 体 育 学 院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75年的新乡师范学院体育系,1985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体育系,2000年撤系建院。现招收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舞蹈编导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本科生;拥有资源丰富的图书资料室和设备齐全的省级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示范中心。本科质量工程和学科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排球)和省级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研究生教育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授权点,另设有课程与教学论(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教育硕士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有专职教师94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48人,博士后、博士26人,硕士54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800人左右。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和“创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几年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8项、教育部等几十项省级科研题目,出版教育部规划教材和学术专著70余部,发表核心论文300余篇。在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及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中,多次获得国家级及省级项目资助和奖励。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达35%;毕业生考研率达30%以上;就业率达90%以上。河南省师范生技能大赛多年来连续获得一等奖,2013、2014和2016年获得体育学科第一名,社会评价良好。我校运动队在全国、河南省各级别的体育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教育部批准为排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高校。学院还致力于打造跆拳道、空手道等品牌运动项目。在北京奥运会和其它世界大赛上,我校学生代表国家队参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体育学院拥有较好的教学、科研、训练设施,如综合教学体育馆、球类馆、游泳馆、健身房以及高质量的塑胶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等。 体育学院本着“立足体育,服务社会;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发展思路;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科研实力为支撑,以加强师资力量为保障,以完善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新跨越,逐步建设成为培养体育师资和体育各类人才的重要基地。 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该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训练设施和先进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是我省培养体育师资队伍的重要基地。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教学论、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等。 运动训练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属单独招生专业,由国家体育总局单独组织命题,我校负责组织考试,提前招生。本专业培养具备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项技能,能在专业和职业队、体校和学校代表队、体育俱乐部等部门从事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往人才。 招生对象是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具有高中及同等学历的运动员,具有二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原则上年龄不超过22周岁。该专业招生主修方向: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跆拳道6个项目。 该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较好的教学训练设施和先进的实验室,是我省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选材学、运动竞赛学、运动按摩、专项理论与实践等。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跨体育、生物、医学三大学科领域,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掌握体育学、生物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康教育管理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是河南省高校唯一设置的以研究人体运动科学、健康教育和体育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专业。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运动医学等。 舞蹈编导专业(体育舞蹈方向)(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体育舞蹈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掌握体育舞蹈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能在中小学、社会舞蹈团体和文化馆站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创新型应用人。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体育舞蹈训练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体育舞蹈运动以及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舞蹈专项训练、艺术概论、形体训练、学校体育等课程。 咨询电话:0373-3326352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pe/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政治教育系。近40年来,学院先后经历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系(财经系)、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等阶段。2012年7月,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更名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有一个河南省重点学科(政治学)、一个校级重点学科(哲学),有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河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其中,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所两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在历年教育厅年度考核中均具全省前十名之内,2015年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名。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政治、城市管理等、外交学7个本科专业,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我校文科专业中首个河南省特色专业;有政治学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有教育硕士(思政)、公共管理(MPA)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有图书资料室、管理技术实验室、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室藏书3万余册,为学院师生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校特聘教授1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优秀社科专家1人,教授29人(含高聘),副教授39人(含高聘),讲师2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5人,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职称、学历结构日趋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4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我院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按照公共管理类统一招生,实行弹性专业制。第一、二、三学期,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打通,学生集中修完共同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进入第四学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专业爱好和市场需要选择相应的专业,修完规定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按照有关规定发放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管理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百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出版专著50余部。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近5年来,北京大学沙健孙教授、吴国盛教授,清华大学曾国屏教授,南开大学陈晏清教授,中央党校吴雄拯教授、郭德宏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石仲泉研究员,东北大学陈凡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张廷国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徐勇教授等30余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并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前主席、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H.Kretschmer教授,德国洪堡大学的R.Wagner-Dobler教授,国际科学计量学普赖斯奖获得者、现任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主席比利时科学家R.Rousseau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王作跃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多次来学院讲学并开展合作研究,并被聘为我校名誉教授。 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积极开展一系列符合时代要求、富有专业特色、助推成长成才的学生工作,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近年来,我院先后被评为新乡市“五四”红旗团委、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校党建带团建先进单位、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先后有两项成果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成果奖、15个班级获得河南省文明班级和河南省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两个社会实践服务队被评为河南省“三下乡”和“四个一”暑期社会实践先进服务团队、两个团支部被命名为新乡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30多年来,学院共培养各级各类全日制毕业生5000余人,非全日制毕业生近万人,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他们有的活跃在基础教育第一线,成了教书育人的楷模;有的成长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成了学术领域的翘楚;有的奋斗在企业工厂,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商界巨子;有的工作在中央及省等各级党政机关,成了政绩卓著的优秀管理者。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母校和学院赢得了荣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能,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与科研以及学校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及特色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学政治课程教学设计、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民法、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社会学、西方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大学英语、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理论与应用、应用写作等。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教学机构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及特色课程有: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比较政党制度、市政管理学、公共政策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人事行政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实验、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国社会政治分析、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原著选读、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计算机理论与应用、大学英语、应用写作等。 行政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基本技能,能够报考国家公务员,并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与科研工作等。 开设的主干课及特色课程有: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管理学、公共政策概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学、行政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实践、应用统计学、政府绩效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管理定量分析及实验、电子政务实验、大学英语、应用写作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社区等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及特色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公共财务、公共政策概论、公共财政学、管理定量分析及实验、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非营利组织管理学、电子政务实验、公共危机管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社会学、西方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实践、应用统计学、大学英语、应用写作等。 城市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城市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公共管理、政策分析、城市规划与房地产经营、社区服务与物业管理、城市综合执法管理等城市管理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事业和行政管理单位从事与城市管理有关的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工作的高层次应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及特色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城市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数字化管理、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城市生态学、城市社会工作、运筹学、统计学、管理定量分析、现代决策理论与方法、电子政务及实验等。 国际政治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法与国际组织、比较政治制度、当代国际关系、近现代国际关系、近现代中国外交、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外交政策、亚太地区政治与经济、欧洲地区政治与经济、各国政治与经济等。 咨询电话:0373-3326366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zgxy/ 商学院 商学院的前身为1980年成立的政教系,于2001年合并市场营销系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年更名为商学院,涵盖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大学科,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在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下设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和电子商务8个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个省级 一级重点学科、拥有1个校级优势特色培育学科——区域经济与创新发展学科群,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两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学硕士和农业推广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1门省级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产业经济学,1个河南省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河南省智库平台——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研究院,1个新乡市重点实验室——科技评价与监测实验室,1个校级科研平台——企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77人,专任教师66人,其中教授10人(含低职高聘)、副教授35人(含低职高聘),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8.2%;博士41人(含在读博士8人)。近年来,学院现有1人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入选河南省社科类“百优人才”工程,1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2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教师,4人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 学者,5人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人被评为河南师范大学十大育人楷模,1人获得河南师范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全院共有全日制本科生2400余人,全日制研究生100余人,在职研究生100余人。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20余篇,专著教材10多部;学院教师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9项、教育部项目9项、省级哲社重大项目2项、其它省级项目30余项、厅级重大科研项目3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余项。 学院一贯坚持解放思想,把握机遇,抢抓资源。奉持“博学、笃志、近思、竞业”的办学理念,着力于打造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层次经管类人才,经过几年努力,力争把商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学科特色鲜明、教研条件先进、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质量过硬、科研成果显著、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省内一流、在国内高校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院。 学院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五个专业,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专业,经济与贸易类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类包括投资学专业。其中: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专业按照所属学科门类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文理兼收,学生入学后实行弹性专业制,即学生入校时只明确为工商管理类学生,并不明确具体属于哪个专业。前3个学期,在课程设置上完全打通,学生集中修完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基础课。进入第4学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市场需求在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中选择专业,修完规定的专业教学模块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按照有关规定发放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电子商务专业按照二本招生,其他各专业门类均按一本招生,文理兼收。 工商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注重双语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能熟练地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技巧,熟悉企业管理惯例与规则,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策划、组织、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基础理论课,管理沟通、项目管理、投资战略与理念、服务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ERP实验等实务课程。 市场营销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注重营销技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理论基础,具有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组织经营管理与创新能力,具有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拓展市场、拓展业务的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和计算机技术,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组织、管理、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等基础理论课,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案例分析、现代推销技术、广告学、电子商务、计算机、商务英语、ERP实验等实务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注重财务、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旨在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学、跨国公司财务、项目评估、财政学、财务会计、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等。 会计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注重双语和技能的培训,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经济、管理、金融、法律和会计等方面知识和技能,能够比较熟练掌握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能在工商、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根据社会需求,专业还设置了注册会计师方向。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等。 电子商务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在理论方面,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和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在较宽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基础上,具备人文、社会和学科素养;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有电子商务平台操作能力、软件应用与学习能力、电子商务创业策划与执行能力、顾客开发与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能力;素质方面,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创业、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客户开发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善于团队合作。培养目标是具备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素养,将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深刻理解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对社会经济及管理产生的影响,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现代商务运作、管理、设计开发和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性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物流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专题、网页制作与设计、电子商务法、互联网金融等。 经济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具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组织经营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能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外语和计算机技术,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管理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复合型经贸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经济法、货币银行学、发展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计算机等实务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注重双语教学和技能培训,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管理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高等院校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宣传、策划、教学与科研的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统计学、会计学等基础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汇业务、海关实务、外贸函电、经贸英语、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实务课程。 投资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注重技能培训,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和投资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合理,熟悉国家有关投资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产业投资、金融投资、国际投资、政府投资、风险投资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业务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扎实的实践能力,面向大中型投资项目、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投资管理及相关业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基础会计学、投资学、保险学等基础课程,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投资、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风险资本与风险投资、国际结算、衍生金融工具等实务课程。 咨询电话:0373-3326367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jgxy/ 文学院 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1985年恢复成立中文系,2003年撤系成立文学院。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任名誉院长。 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戏剧影视文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为省级特色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和戏剧与影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硕士”、“艺术硕士(戏剧)”三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为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为校级一级重点学科。学院设有河南省文化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实训基地、河南省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河南省广播电视新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学院还建设有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戏剧)、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基地。拥有河南省中国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6人,博士及在读博士55人。学院注重教学管理与改革,先后获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各类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成果奖20余项。近年来,学院老师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50余项,科研经费达到3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其中CSSCI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5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5项。 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独立办公、教学、科研楼一栋,资料室255平方米,藏书50000余册,期刊240余种,建设有图片摄影、非线性编辑、录音与摄像、播音与主持等广播电视实验室与多媒体教室,拥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成套的音像资料,充分为教师、学生服务。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办学水平,学院先后聘请《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徐放,语言学家张静、胡明扬、王宁、戴庆厦、陈黻、张德鑫;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詹福瑞、莫砺峰;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王富仁、刘增杰等为兼职教授,著名作家二月河、刘震云、张承志、周大新等先后来院讲学,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中国文章学研究会、河南省语文教育研究会挂靠我院,形成尚诚朴、求学问、重创新的良好学风。 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以上的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10%以上的毕业生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工作,其他绝大多数为中学语文教师。据追踪调查,这些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毕业生82%已成为工作单位的骨干,30%成为省、市、县优秀教师,为振兴河南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教学设施优良,学术交流广泛。近年来,毕业生考研率稳定在40%以上,而且每年向美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外派优秀毕业生担任汉语教师。 广播电视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报纸、网络、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拍摄、编辑、主持、策划、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建立了从省级媒体及地方媒体的实习网络,中国新闻社河南分社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新浪河南记者站落户文学院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工作。本专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已到新华社、河南电视台等媒体工作,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舞台和影视创作基本理论以及剧本创作和编导技巧的能力,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戏剧、戏曲和影视相关学科领域从事创意策划、创作、研究、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中文剧本写作的专门人才,学生需要掌握文学、戏剧和影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从事剧目编导的基本应用能力,接受影视、话剧与戏曲艺术创意和剧本写作方面的系统训练,了解不同剧本的文体特征,具有话剧剧本、戏曲剧本或电影、电视剧剧本的写作能力。毕业生可以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戏剧电影电视的创作、评论、研究、管理和教学工作。 咨询电话:0373-3326363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zwx/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原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始设于1986年,2003年撤系成立社会发展学院,2012年更名为历史文化学院。该院现有历史学、世界史、人力资源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史(下设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地理学方向)、世界史(下设全球化与英美研究、东南亚研究、西亚研究、世界近现代史方向)、考古学(下设豫北考古、断代考古、文物考古与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方向)三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一个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硕士点。历史学为河南省特色专业,中国史为河南省重点学科,专门史为校级重点学科,附设河南师范大学文物馆和中原农耕文明博物馆。2017年,该院应届本科毕业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考取93人,名列学校和全国同类专业前茅。 该院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正、副教授48人,硕士生导师51人。专业教师中95%以上拥有硕士学位,7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同时该院还聘请李学勤、南炳文、彭林、董正华、王家范、王铁铮、王天有、徐蓝、李工真、侯建新、程民生、张倩红等全国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具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年富力强、团结务实、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 该院近年来致力于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先后邀请50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交流。学院于2005年8月成功举办了“中韩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与韩国岭南大学建立了长期学生交流培养机制。 该院先后有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门课程被评为省、校级优秀课程;1人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曾宪梓教师奖和省、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16项;主持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地厅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等100余部;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院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转载或摘登300余篇。 历史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人才。该专业是河南省高校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中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60%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近5年来,该专业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高质量论文400余篇。该专业学生在各种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在第一、二、三、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均获得一、二等奖,在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连续五年获得学科一等奖第一名。近年来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率达3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该专业在全国大学历史专业排名中一直处于较好的名次,在国内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世界史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培养具有世界史专业特长和熟练掌握相关外语技能,具备比较系统的外国历史知识,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外国历史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人才。该专业拥有一支学历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9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世界史研究领域多有建树,业已形成严谨求实、开拓进取的学风,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世界通史、世界史通论、中国通史、英文原版教材阅读指导、外文历史文选阅读指导、外文历史文献选读、史学概论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该专业拥有一支学缘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中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5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该专业适应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强调员工能力发展,注重教学改革,提倡科研带动教学,形成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并重的专业特色,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组织行为学、组织与工作设计、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招聘与人才测评、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具备较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熟练掌握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企业经营专业知识,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艺术产业机构、文化媒体等部门从事创意、经纪、管理、教育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的师资队伍,教师8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学缘结构合理,学科交叉性强,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业已取得丰硕成绩。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中国文化史、文化资源概论、公共事业管理、大众传媒管理、演艺娱乐经营管理、动漫与数字产业经营管理、影视产业经营管理、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现代服务业管理、文化商务英语等。 咨询电话:0373-3326384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history/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84年,是河南省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类院系之一,目前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4个专业;有计算机应用和人工智能2个研究所;有智能信息处理、微机原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动漫设计、电子技术基础、卫星通信、云服务平台等26个实验室。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级硕士点,该一级硕士点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与结构3个硕士点;拥有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工程硕士点;拥有计算机课程教学论硕士点,及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学位点;拥有“智慧商务与物联网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计算智能与数据挖掘”河南省高校工程中心和“智能信息处理”新乡市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信工程为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省一级重点学科,软件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建有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励270余项。近年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均在30%以上。由于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成绩突出,2011年12月6日现全国政协副主席,原省委书记卢展工莅临我院考察指导工作。 我院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410071考点、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考点、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软件学院是河南省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现挂靠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前,该院本科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开发Java方向、软件开发.Net方向)。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拥有教职工11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43人,教授、副教授6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97人,留学及归国人员9人。学院学术气氛浓厚,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协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关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硬件研究与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能力,从事教育与应用研究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微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图形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通信工程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是一个面向信息社会的综合应用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并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方面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分析、通信原理、微波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电磁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微机原理等。 网络工程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急需的、具备从事网络规划和组网设计、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网络运行维护及管理、网络安全防护和性能分析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电路原理、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原理、网络协议分析、网络信息安全、算法分析与设计、网络数据库系统及应用。 物联网工程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面向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是一个融合了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电子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系统、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数字信号处理、TCP/IP网络与协议、嵌入式系统、物联网体系与标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射频技术与应用、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开发Java方向)(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方向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实现,熟练掌握在主流开发平台Java体系结构下应用程序开发的专业人才。强调应用计算机算法解决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够构建高效的应用程序及相关解决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方案实施。能在IT行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应用程序开发、数据库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工作。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系统、编译原理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数据库原理、Java程序设计、J2EE应用开发、高级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毕业设计及综合实训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开发.NET方向)(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方向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软件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流程,能够熟练使用C# 语言及.NET框架进行应用程序设计开发的专业人才。修完规定的学分后,能够胜任IT行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应用程序开发、数据库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工作。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系统、编译原理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数据库原理、.NET程序设计、C# 程序设计、高级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毕业设计及综合实训等。 咨询电话:0373-3326271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cs/ 教 育 学 院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前身是平原师范学院教育逻辑教研室,其历史可追溯到1953年。1985年改名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2005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年合并组建教育学院。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基地、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河南省高中校长培训基地和河南省教育督导培训基地。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心理学会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学分会挂靠在该学院。 学院现拥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教育学原理、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硕士(教育管理)等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心理学、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数字媒体技术等7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并设有教育管理、心理学本科函授专业和自学考试“小学教育”本科和专科专业。近年来,学院十分重视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建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幼儿教师卓越化培育工程》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正在建设。学院现已拥有1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近年来许多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研究生,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大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稳居学校前列,多次成功举办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校内外心理咨询活动,并在学校举办的各项竞技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0余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48人,讲师3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比例为52.17%,博士和在读博士33人,硕士45人,硕士、博士比例达84.78%。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学院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80余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300余项,获得省部级、厅局级科研成果奖200余项。教育学院图书资料阅览室藏书3万余册,订阅专业期刊200余种。学院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加强学科建设,购置了远程视频教学系统、眼动仪、脑电事件相关电位系统、录播系统、虚拟教学训练系统和学前教育教具等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建成了心理与教育基础实验室、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认知与教学实验室、阅读与眼动实验室、脑电事件相关电位系统实验室、教育与心理测评实验室、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师范生微格教学实验室等20多个功能先进国内一流的实验室,为开展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一贯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相继邀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数十位权威博士生导师来我校讲学,并与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佩丁大学、日本三重大学等高等学校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机制。 在做好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学院面向社会,面向基础教育各个领域,加大工作力度,拓展服务空间,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服务工作,初步建立了职前教育、职中培养和职后培训体系,教师教育特色日益凸现。目前,学院承担中小学校长、生命与安全教育教师、中小学班主任、幼儿教师等四个学科的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项目和省内外相关地市的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教育系统培训者培训、小学全科教师培训、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教育督导员培训、小学生活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地方培训项目,实现了中小学校长、教师、班主任、幼儿教师、地方教育督导人员等培训领域和项目的全覆盖,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加强了高等学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幼儿园的联系,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学院先后获得了校级“先进集体”、“先进党总支”、“三育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和教育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教育集团、成人教育机构从事教育行政管理、教学及其相关研究,能在其他社会教育机构、教育中介与咨询机构、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教育策划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教育管理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督导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育政策学、教育法学、组织行为学、教育评价学、学校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 心理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Ⅰ、普通心理学Ⅱ、实验心理学Ⅰ、实验心理学Ⅱ、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统计Ⅰ、心理学统计Ⅱ、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教学法、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教育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广阔的教育理论视野、较强教育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原理、教学论、课程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文化学、家庭教育学、教育评价学、教育科研方法、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等。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旨在培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具有丰富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广阔的学前教育理论视野、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掌握学前教育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钢琴、舞蹈、游戏、绘画等基本技能娴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学前教育教学和研究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幼儿园课程论、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教育评价学等。 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级电教馆等机构从事教学媒体与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远程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等。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数字媒体技术概论、Web应用技术基础、三维动画建模与制作、视觉文化与媒体素养、计算机游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用户界面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动漫设计、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网络应用系统设计等。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立足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现实,把握未来小学教育发展前沿,培养热爱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科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高度整合,且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念先进、基本功扎实、知识丰富、能够从事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文学概论、初等数论、英语口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小学教师语言技能、小学教师书写技能、声乐、美术、钢琴、舞蹈。 咨询电话:0373-3326163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tjb/ 美 术 学 院 美术学院前身为建于1986年的河南师范大学艺术系。现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绘画五个本科专业,有美术学、学科教学论(美术)和艺术硕士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在职教育硕士、研究课程进修班等不同层次的学位教育。美术学为省级特色专业、校级重点学科。设有河南省委宣传部命名的河南省传统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36人,研究生125人,成人教育本科生27人。有近一万平米的教学楼、美术馆、收藏馆及6个实验工作室。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3人,讲师18人,助教2人,博士6人,硕士29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作品600余篇(幅);出版专著、教材、作品集40余部;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项;获国家、省部级奖励20余次;400余件绘画、设计作品入选国内外大型展览;数十件作品先后被国际奥委会、中国美术馆和其它机构收藏。 美术学院教风、学风端正,本科毕业生考研率在河南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全体师生开拓创新,勤奋敬业,为学院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河南省培养中、高级美术教育人才、美术创作人才、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基地。 美术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目前是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试点专业。培养中等以上学校师资和其他教育机构、文化部门所需专业美术人员。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美术专业理论与技能、有较高艺术素养、较强创新意识、掌握美术教育教学法,从事美术教育、美术创作及相关学科门类研究与开发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有:中外美术史论、美术概论、技法理论、中国民间美术、美术鉴赏与批评、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素描、色彩、创作思维训练、油画、中国画、书法篆刻、设计与制作等。 绘画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实行工作室制。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绘画创作人才,培养具有扎实绘画专业理论和技能,有良好创新意识和现代观念,了解绘画专业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晓绘画历史与批评,能从事绘画创作、美术传播及相关学科门类研究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有:中外美术史论、美术概论、技法理论、专业素描、水彩(水粉)、油画材料与技法、油画风景、油画静物、油画人物、书法与篆刻、国画花鸟、国画山水、国画人物等。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和中等以上学校视觉传达设计师资。培养具有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和技能,了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创新意识强,能熟练掌握现代设计手段,具有较高艺术设计水平和综合开发能力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有: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素描、水彩(水粉)、字体与标志、书籍装帧、招帖、CI设计、包装与装潢、板式设计与印刷、计算机动漫设计、陶瓷艺术、装饰材料与工艺等。 环境设计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熟练掌握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装修施工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中等以上学校环境艺术设计师资。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表达技能,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进行设计。在专业课程上强调以环境设计领域内的室内外艺术设计为主,以城市、园林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为辅的课程学习,拓宽专业面。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室内外装饰设计、景观艺术设计等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有:中外建筑史、人体工程学、设计素描、水彩(水粉)、室内设计基础、建筑与制图、透视与建模、建筑装饰施工与预算、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计算机设计等。 产品设计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具备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规处理的能力,能够较好的理解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观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市场等关系的能力,侧重在产品造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有: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方法学、造型基础、设计色彩、构成学、产品设计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 咨询电话:0373-3326392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meishu/ 音乐舞蹈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是全国知名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现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硕士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授予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授予权。音乐学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及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基地。音乐表演全国“A+”、音乐学“A”级本科专业。我院现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33人,博士11人,硕士46人。在意大利、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美国、日本、波兰留学经历的教师26人。 学院现有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在教师教育与舞台表演方面实力雄厚: 2009年9月,荣获中国音乐最高奖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金奖; 2010年4月,我院合唱团代表河南省参加CCTV第14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荣获团体及单项决赛优秀奖,创造了河南省参加该项赛事的历史最好成绩; 2010年11月,我院歌剧《贾尼•斯基基》在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荣获中国戏剧专业组最高大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 2011年以来,我院多次获得河南省师范类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2011年至2013年8月,与当今世界现代舞的麦加“美国舞蹈节”合作举办“美国舞蹈节•2012中国河南国际舞蹈大师班”,获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世界现代舞界的极高赞誉; 2012年11月,我院编排的舞蹈,荣获中国舞蹈最高奖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代舞作品银奖(金奖空缺)的优异成绩。 2014年10月,我院编排的舞蹈,应邀参加韩国国际表演艺术节,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2015年5月,我院编排的舞蹈《武林江湖》,应邀参加世界舞蹈联盟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国际舞蹈日的首场演出,获得成功。 目前我院是国内所有高校唯一荣获音乐、戏剧、舞蹈三大国家级最高奖项的学院。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报考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会使您的音乐之路走的更好、未来更加辉煌! 音乐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音乐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音乐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音乐基本理论、视唱练耳、民族民间音乐、和声学、歌曲作法、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音乐美学、曲式分析、乐队编配法、声乐、钢琴、手风琴、器乐、舞蹈、合唱、指挥法、钢琴即兴伴奏等。 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够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音乐基本理论、中外音乐史、表演、表演理论、形体训练、舞蹈概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音乐美学、化妆、声乐、钢琴、器乐等。 舞蹈编导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能在专业表演团体、高校、科研单位、演艺机构等从事中国舞、芭蕾舞、现代舞等舞蹈、舞蹈编导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民间舞、芭蕾基训、芭蕾技巧、古典基训、古典身韵、现代舞基训、现代舞基础理论、舞蹈素材组合训练、舞蹈剧目分析、舞蹈创作实习、音乐、钢琴、曲式分析、舞蹈编导技法等。 咨询电话:0373-3326385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yyxy/ 法学院 法学院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法律系,1995年开始招生,现有法学和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其中知识产权为2013年新增专业)。其中法学专业为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河南省首批双学士学位教育试点专业。2006年获得经济法学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等所有法学二级学科,2014年获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法学院是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CCCLE)会员单位、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基地。法学院下设法理法史、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国际法、诉讼法、环境资源法、知识产权等九个教研室;河南师范大学三农法律问题研究中心(系中共河南省委法律咨询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新农村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两个研究机构;法学实验实训中心、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校园社会法庭等教学、科研与服务机构,并建有标准化的模拟法庭用于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依托法学院设立的河南省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会是省法学会的研究机构。2016年9月,河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立,与法学院合署办公,并成功获批河南省知识产权培训中心。 法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巨大。现有教职工64人,专任教师47人,其中校特聘教授1人、教授15人(含校聘6人)、副教授28人,博士(含博士后)26人、硕士17人。近五年来,2人获得河南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4人被确定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受聘为河南省委法律专家库成员,2人被评为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2人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1人被评为河南省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6人被命名为河南省“教学标兵”, 7人获得河南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5人在河南省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 学院重视科研工作,成绩显著。近五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课题40项,地厅级课题100多项;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0项,其他各级各类优秀成果奖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70余篇,核心期刊1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4部,主编和参编省级以上统编教材30余部。 法学院高度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聘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家福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梁慧星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孙国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公丕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赵秉志教授等著名法学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法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学院重视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连续多年获得河南省和校级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8项,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1人获得全国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人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2人获得河南省“挑战杯”科技制作和论文大赛一等奖, 1人参评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进入全国评选。在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多名同学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国家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40%~45%之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毕业生大多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 法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及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近年来,该专业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强化教学改革,注重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从2010级开始,法学专业采取“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以适应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要求,分设法学、民商法学两个培养方向,实现法律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知识产权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严谨的法学思维,具有系统的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具备必要的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知识与人文素养(包括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法律实践能力,能够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从事知识产权代理等实务工作,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等司法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总论、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商业秘密法、知识产权贸易、知识产权代理实务等。 咨询电话:0373-3326396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fxy/ 社会事业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前身是建校初期的马列主义教研室,2002年设立社会工作系开始招生,2006年2月撤系建院成立公共事务学院, 2012年8月公共事务学院更名为社会事业学院,学院以“院风正、学风纯、教风浓、作风实”而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认可。 社会事业学院现有社会学(河南省重点学科)、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物流管理4个本科专业,设有公共管理(MPA)和农业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全日制在校生800余人。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教授6人、副教授5人,90%以上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1人获得“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突出贡献奖”;1人获得“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获得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2人入选“河南省首届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 1人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人入选“河南省首届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 学院建有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2013年全国首批37个获批单位之一、河南省唯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河南省唯一)、中国社科院数据调查河南基地(河南省唯一)和“社会福利研究与服务中心”等国家级与校级研究基地和中心。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7项;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学院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聘请了郑杭生、王思斌、风笑天、童星、雷洪、关信平、吕学静等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并担任我院兼职教授。学院教师先后赴美国、德国、日本及港台等开展学术交流,与德国法兰克福工程学院等国外相关院校开展了较为密切的协作研究。 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近年来,先后有近600名本科生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研究生,考取率超过三分之一,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与香港爱滋宁养服务协会签署“赴港社工实习计划”,已连续6年选派本科生赴香港开展专业实习。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在河南省“创青春”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3人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授予的“青少年爱心大使”称号。学院有红丝带协会等8个校级学生社团,社团组织专业性强、参与面广,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亮点纷呈。 学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行动计划”,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院依托“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社会福利研究与服务中心,积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政、教育、统战、共青团等部门积极合作,开展学术交流、社会调查、业务培训,积极承担全省社区管理骨干培训、志愿者工作培训等工作,与洛宁县合作探索建立的洛宁县“五位一体”困境儿童保障模式得到民政部充分肯定,被民政部称为“洛宁模式”向全国推广。积极参与新乡市大健康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健康养老中心为五个科技创新分中心之一,助力郑洛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社会工作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新兴专业。在发达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社会工作者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是社会工程师,与医生、律师并列已成为三大热门职业。目前,我国非常缺乏专门性的社工人才,这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和社会管理能力,能在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部门、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区管理、社会服务、社会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理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理论,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技术与方法,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外语及计算机操作技能,专业知识丰富,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的现代化日益受到重视,政府机关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才中介市场都是本专业学生的用武之地。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社会学概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保障导论、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理论、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等。 社会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社会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调查研究技能,能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政策研究与评估、社区规划与管理、社会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的社会学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高校和民政系统等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在市场、消费者调研等行业就业。毕业后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经济社会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社会问题研究等。 物流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管理学科为理论基础,经济、管理、工学学科相互渗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基础,扎实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熟悉物流管理相关法规,掌握系统的供应链及物流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物流学、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技术、程序设计语言、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物流采购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决策与模拟。 咨询电话:0373-33288593328206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ggsw/ 环 境 学 院 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化学系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化学系。1980年开始招生本科生,是国内最早设立的环境类本科专业之一,也是我省第一个环境类本科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目前河南省唯一拥有环境类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科。 学院现有环境工程(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环境科学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依托学院设有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10人,专任教师队伍中95%具有博士学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优秀人才等26人。河南省科技、教学等创新团队4个。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60余项;在Environ.Sci. Technol.、Appl. Catal. B-Environ.、J. Hazard. Mater.、Water Res.等SCI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1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6项。 学院治学严谨、学风端正。考研录取率5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院已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先后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环境科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2014年被评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依托于河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重点学科,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河南省唯一拥有环境类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科,在全国享有很高声誉。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重要教学科研平台,在河南省高校该领域学科中一直处于领军地位,为河南省培养了大批环境科学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科学及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法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科学综合实验等。 环境工程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创建于1978年,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是河南省最早开设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依托于河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是河南省目前唯一拥有环境类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科,在全国享有很高声誉。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重要教学科研平台。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等从事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以及相应专业的实验课程等。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创建于2014年。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技能、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专业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解决工程问题与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和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设计、施工、运营等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管理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工程力学,水力学,水文与水文地质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水质工程学,泵与泵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基础,工程图学,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等。 咨询电话:0373-3325971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hjxy/ 水 产 学 院 水产学院前身为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水产专业,始建于1983年,是河南省最早设立水产养殖本科专业的院校,也是河南省唯一具备水产养殖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农业硕士(渔业发展)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拥有水产养殖学和水族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现为中国高校水产学科联席会理事单位和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会员单位,入选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学院设有水产动物育种与增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医学、渔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品安全与加工和水产生物技术6个系,建设有水产学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河南省水产动物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产动物疾病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水产养殖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乡市鱼类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和河南师范大学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和教学平台。 水产学院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国内外博士及留学归国人员33人。教师队伍中,有校特聘教授2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1人、河南省杰出青年3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杰出人才2人;另外学院还聘请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水产行政主管部门及水产龙头企业的知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或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院(所)及知名水产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设立有“康达尔”助学金、“应天”助学金和“友仁”奖学金等。学院拥有6个教学实验室、6个研究室、1个校内实训基地、18个校外实训基地,固定资产(主要是仪器设备、养殖设施等)总额超过2500万元。该院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及地方战略需求,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推进内陆淡水渔业发展紧密结合,为我国水产界培养出了多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一大批企业家、渔业行政管理干部,是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水产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该院秉承“知鱼知水,树德树人”的办学理念,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科研成果丰硕,教学质量稳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学院负责帮助每位毕业生谋取理想的就业岗位。 水产养殖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创建于1983年,是河南省最早设置的水产养殖本科专业。专业立足河南水产业,辐射中西部内陆水域,“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应用研究为主导”,旨在培养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我校水产学科被评为研究型4星级,全国排名第七位。近10年来,该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8%,其中考研录取率稳定在35%以上,毕业生已成为内陆水产教育、科研、养殖、渔业行政管理、饲料和鱼药生产等行业(部门)的骨干力量。2014年该专业获得全国首批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招收卓越农林人才班,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强、适应行业需求的卓越农林人才。学生录取后分3个方向培养: 方向1:水生动物育种与增养殖 主要是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对水产经济动植物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培育养殖新品种;掌握主要水产动植物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成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水产资源和养殖环境调查及渔业规划统计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捕捞、水产品贸易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核心和特色课程主要有:鱼类学、养殖水化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增养殖学、特种水产品养殖学、生物饵料培养、水产养殖工程学、渔业经济管理学、休闲渔业、设施渔业等。 方向2: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主要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素的需要、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特点;营养元素对其生理机能和生化反应的影响;饲料的加工工艺、品质管理与评价;开展水产动物营养的最佳需要量和名特优新品种动物的营养需要量、能量代谢的特点以及饲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等研究。 核心和特色课程主要有:鱼类学、养殖水化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增养殖学、饲料加工工艺、生物饵料培养、饲料分析与检测、渔业经济管理学、饲料添加剂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水产食品学等。 方向3:水生动物医学主要是从基本病原学、病理学、药理学和环境生态学入手,研究水产经济动物主要传染性疾病的病因、致病机理、药物筛选、免疫防治与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养殖水环境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养殖鱼类健康因子和病害生物的影响;在深入开展健康用药理论研究的同时,重点掌握水产生物病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 核心和特色课程主要有:鱼类学、养殖水化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增养殖学、水产药物与药理学、鱼类免疫学、水产动物病原学、鱼类病理学、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人畜共患病等。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创建于2013年,是河南省最早设置该专业的单位。专业学习主要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观赏水族的养殖、水族产业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观赏水族养殖技术、育种、水域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水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水族科研、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主要从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海关检疫、环境保护、动植检疫、生物制药、现代渔业技术和水产品加工、水族技术研发与推广、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国内和国际贸易、综合经营管理等工作。 核心和特色课程主要有:观赏水族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学、观赏水族疾病防治学、水族景观规划与设计、水族工程学、生物饵料培养、水草栽培、游钓渔业学、景观渔业、水处理原理与技术等。 咨询电话:0373-3328682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scxy/ 旅 游 学 院 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成立于2012年7月,是学校统筹优化专业布局,整合我校原外国语学院旅游系和社会发展学院(现更名为历史文化学院)旅游专业师资力量合并组建。旅游学院现有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2个本科专业,其中旅游管理分国际旅游、旅游开发与经营两个方向招生,旅游管理专业被评为2016年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同时拥有一个旅游管理二级硕士点和农业专业硕士点;与我校商学院合作共建省级重点学科工商管理,与文学院、美术学院共建一个省级平台——“河南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学院同时拥有一个校级特色与应用研究基地“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校级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新乡市科技局批准立项建设的“新乡市旅游规划与设计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博士13人(含在读),占专任教师39.3%,硕士导师10人,兼职硕士导师3人。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近三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9项,其中主持国家级3项,省级15项,市(厅)级56项,横向合作项目7项。三年来共发表论文65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有47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9部。截至目前共获得科研成果奖27项,其中省级奖励2项,市(厅)级26项。 近年来,我校旅游专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在学校“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的指导下,创新办学模式,与国内外20余家著名酒店集团和景区如万豪、喜达屋、洲际、浙江开元、焦作云台山等开展长期校企合作,与地方政府部门如鹤壁市政府、新乡市旅游局、济源市旅游局等签订政校合作战略协议,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如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韩国东洋大学等进行国际合作交流,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800余人,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考试和全省导游资格证考试中我院学生成绩和通过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得河南省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和省市级导游技能大赛一等奖,每年有30 %左右的毕业生到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近五年学生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 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双语)】(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方向具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学习条件,充分依托我校优秀的外语教学资源,创新培养模式,致力于旅游通识教育,强调兴趣驱动,实现双语教学,突出语言特色,重点培养涉外旅游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外语及普通话导游、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师资等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及特色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导游英(韩)语、饭店英(韩)语、英(韩)语听说、形象与妆扮、交际与礼仪等。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开发与经营)(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方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资源特色和师资优势,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形势需要,掌握和具备现代旅游管理与策划、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文化产业管理、现代旅游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学校、城乡规划部门、科研机构从事旅游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河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遗产保护与开发、旅游文物鉴赏、民俗旅游学、旅游规划与计算机软件应用、旅游安全与危机管理等。 酒店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本专业依据“双语特色、分类培养”的原则,培养具备较高的外语沟通能力和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熟悉现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高星级酒店、高级餐饮业机构、教育科研单位以及其他涉外旅游企业等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教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开设的主干及特色课程: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服务心理学、酒店管理信息系统、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商务英语、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经济学、酒店财务管理、酒店公关礼仪、旅游英语、旅游韩语、旅游日语等。 咨询电话:0373-3328658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lyxy/ 国际教育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8年9月,是学校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主要承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申报和实施、项目学生的培养与管理、外国留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初选与培训、国际交换生和交流生的选拔和派遣等工作。 学院自成立以来,不断扩大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南俄勒冈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北伊利诺州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大邱韩医大学、日本三重大学、山形大学、泰国合艾大学、俄罗斯图拉国立师范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和台湾亚洲大学等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开展合作,采取合作办学、教师互派、学生交流、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等措施,建立人才联合培养体系,为我校学生提供海外社会实践平台。目前已向美国、韩国、日本、泰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累计派遣学生200余人次。 学院现有教育部批准的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和河南省教育厅批准的一个中外本科课程合作项目。我校通过引进国外大学先进的教育资源,提升教材选用、课程体系、教育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国际化水平,使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等教育,帮助学生实现不出国的留学。 学院获批孔子学院奖学金南亚国家汉语师资班项目和河南省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项目。每年面向全球招收汉语进修生、专业进修生和学位生,现有韩国、日本、美国、德国、波兰等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学院定期为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和文化考察,使留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国情、历史和文化。 学院建有“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实训人才基地”,是河南省首批汉语推广基地之一,为国家汉语的国际推广培养合格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凡本院学生,在申请出国攻读学位、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半年或一年)、选派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中均优先考虑。 法语专业(中法项目,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是2017年1月获批的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融合河南师范大学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法语专业学科优势,采取本科“4+0”、本科——研究生“3+3”联合培养模式,由双方院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实施教学管理,由佩皮尼昂大学承担部分教学计划中的法语语言课和专业核心课教学任务。本专业分为教师教育、法国文学与国际经济管理三个方向,学生入学后实行专业分流培养。学习期满,符合毕业条件者获得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部分优秀学生可选择第四学年到法国攻读硕士学位,三年学习期满,符合毕业条件者将获得法国教育部颁发的硕士文凭(中国教育部认证)。 通过该专业的系统培养,学生毕业后不仅具备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能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的法语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教育、外事、翻译、国际经贸与国际文化交流等工作。 经济学专业(中法项目,四年制本科)该专业是2017年4月河南省教育厅批准的中外本科课程合作项目。该项目融合河南师范大学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科优势,采取“4+0”、“3+2”或“3+1”培养模式,由中法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实施教学管理。本专业分为管理经济学与国际旅游管理两个方向,学生入学后实行专业分流培养。学习期满,符合毕业条件者将获得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项目学生可在本科第四学年选择前往法国学习,学习期满,符合毕业条件者将获得法国教育部颁发的本科文凭(中国教育部认证)。 通过该专业的系统培养,学生毕业后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能够精通法语,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及政策研究机构、外交机构、公共事业单位、大中型国有及外资企业,从事综合经济管理与规划、科研、政策分析等工作。 咨询电话:0373-33261203329257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gjjl/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源于1951 年的平原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1986 年设置为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2001 年学校院系调整,设置为社会科学教学部,2011 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设有中国共产党历史本科专业;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授权学科,少儿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教学(思政)、课程与教学论(思政)三个二级硕士学位点,同时,还承担全校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学院拥有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共青团河南省委“少儿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中原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三个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1人,其中副教授以上37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3人,在读博士4人。教师队伍中,2名教授入选“河南省优秀专家”,1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多名教师荣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形成了一支学缘、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全日制硕士生近百人。 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特色建设,优化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本科教学水平。2008 年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建成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批省一级重点学科,201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批校特色优势学科。目前,学院拥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优秀课程5门;建有红旗渠干部学院、新乡县七里营刘庄等十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在扎实推进教学工作的同时,学院广大教师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5年来,先后完成或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0项,省部级以上项目近50项,省部级以上社科成果奖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3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20多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学院也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构建研究协作共同体,建设红色文化研究智库,服务社会功能日益凸显。 学院高度注重学术交流,近年来,吴潜涛、艾四林、王树荫、郭建宁、钟明华、骆郁廷、邹诗鹏、王永贵、肖贵清等国内知名学者来学院讲学,并受聘为学院兼职教授。学院老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追踪学术前沿,促进了学院教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掌握系统的中共党史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社会工作实践能力,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掌握一门外语,既能在教育部门、地方政策研究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和理论宣传等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党务管理、秘书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教学设施完备,学术交流广泛,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治学态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中国共产党历史理论与实务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2人。 该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政治学原理、政党学概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共党史、中共党史文献选读、党务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咨询电话:0373-3325064 3328202 学院网址:http://www.htu.edu.cn/szb/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