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欧洲杯直播 > 正文

2.5 万字解读张爱玲《半生缘》:人物关系图、张爱玲家族谱系、故事解构、文学鉴赏、影视作品比较

【阅读说明】 阅读版本: 正文字数: 正文配图: 【正文目录】 一、基本信息 1.1 关于作者 1.1.1 张爱玲简介丨1.1.2 张爱玲家族谱系丨1.1.3 张爱玲出版年表 1.2 关于本书 1.2.1 本书简介丨1.2.2创作背景丨1.2.3 《半生缘》与《十八春》的区别 二、全书解构 2.1角色解析 2.1.1 人物关系图丨2.1.2 主要角色介绍 2.2故事解构 2.2.1 故事梗概(共十七章) 三、文学鉴赏 3.1 写作手法 3.1.1 心理描写丨3.1.2 细节描写丨3.1.3 对比手法丨3.1.4 倒叙与插叙 3.2 主题探讨 3.2.1 关于爱情丨3.2.2 女性地位与觉醒 四、专题浅析 4.1影视作品比较 4.1.1 影视作品简介丨4.1.2 影视作品比较分析 【正文】 一、基本信息

2.5 万字解读张爱玲《半生缘》:人物关系图、张爱玲家族谱系、故事解构、文学鉴赏、影视作品比较

1.1 关于作者 1.1.1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原名张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她出生于上海一个显赫的家庭,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的文学生涯起步于1940年代,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心理描写而著称,尤其是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展现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复杂地位和内心世界。 张爱玲 (1954年摄于香港兰心照相馆) 张爱玲的代表作包括中篇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以及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她的散文集《流言》和《张看》也颇受读者喜爱。张爱玲的作品多以上海、南京和香港为背景,描绘了男男女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时代的繁华与倾颓。她的小说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创造了写实小说的新高度,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有着独特的贡献。 除了文学创作,张爱玲还涉足电影剧本创作,她改编的电影剧本如《不了情》、《情场如战场》等,同样获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好评。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后于1955年移居美国。在美国期间,她继续创作,并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特别是对《红楼梦》的研究颇有建树,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 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生活和作品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晚年,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独居,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1995年,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公寓中去世,享年75岁。张爱玲主要成就在于文学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魅力的作家,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 1.1.2张爱玲家族谱系 张爱玲家族谱系图 (“河汁札記”原创,未经授权禁止搬运) 1.1.3张爱玲出版年表(按出版时间排序) 小说 1932年:《不幸的她》,为处女作 1936年:《牛》 1937年:《霸王别姬》 1943年5月:《沉香屑·第一炉香》,收入《传奇》 1943年6月:《沉香屑·第二炉香》,收入《传奇》 1943年7月:《茉莉香片》,收入《传奇》 1943年8月:《心经》,收入《传奇》 1943年9-10月:《倾城之恋》,收入《传奇》 1943年11月:《琉璃瓦》,《封锁》,收入《传奇》 1943年11-12月:《金锁记》,收入《传奇》 1944年1-6月:《连环套》,收入《张看》 1944年2月:《年青的时候》,收入《传奇》 1944年3月:《花凋》,收入《传奇》 1944年5-7月:《红玫瑰与白玫瑰》,收入《传奇》 1944年11月:《殷宝滟送花楼会》,收入《惘然记》 1944年12月:《等》,《桂花蒸阿小悲秋》,收入《传奇》 1945年2月:《留情》,收入《传奇》 1945年3-6月:《创世纪》,收入《张看》 1944年6月:《鸿鸾禧》 1947年4月:《华丽缘》 1947年5月16日到31日:《郁金香》 1947年5-6月:《多少恨》,收入《惘然记》 1983年6月:《惘然记》 1987年7月:《小艾》 1951年:《十八春》,出单行本 1954年:《秧歌》;《赤地之恋》 1957年:《五四遗事》,收入《惘然记》 1966年:《怨女》 1968年:《半生缘》,收入《惘然记》 1979年:《色,戒》,收入《惘然记》 1983年:《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记》 1975年:《小团圆》 2004年2月:《同学少年都不贱》,推出繁体单行本 2010年9月:《雷峰塔》,台湾出版;2011年4月,大陆发行 2010年12月1日:《异乡记》 散文 1933年:《迟暮》 1936年:《秋雨》 1936-1937年:《书评四篇》 1937年:《论卡通画之前途》,《牧羊者素描》,《心愿》 1939年:《天才梦》,收入《张看》 1943年8月:《到底是上海人》,收入《流言》 1943年:《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收入《流言》 1943年12月:《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收入《流言》 1944年1月:《道路以目》,《必也正名乎》,收入《流言》 1944年2月:《烬余录》,收入《流言》 1944年3月:《谈女人》,收入《流言》 1944年4月:《小品三则》(包括《走!走到楼上去》《有女同车》《爱》),收入《流言》;《论写作》,收入《张看》 1944年5月:《童言无忌》,《造人》,收入《流言》 1944年6月:《打人》,收入《流言》 1944年7月:《说胡萝卜》,《私语》,收入《流言》 1944年8-10月:《中国人的宗教》 1944年8月:《诗与胡说》,《写什么》,收入《流言》 1944年9月:《炎樱语录》,收入《流言》;《散戏》;《忘不了的画》,收入《流言》 1944年11月:《谈跳舞》,《谈音乐》,收入《流言》 1944年12月:《自己的文章》,《借银灯》,《夜营的喇叭》,《银宫就学记》,《存稿》,《雨伞下》,《谈画》,收入《流言》 1945年1月:《气短情长及其它》 1945年2月:《〈卷首玉照〉及其它》 1945年3月:《双声》 1945年4月:《吉利》;《我看苏青》 1945年5月:《姑姑语录》,收入《张看》 1947年12月:《〈太太万岁〉题记》 1954年7月:《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 1964年:《〈爱默森文选〉译者序》 1976年:《忆胡适之》,《谈看书》,《谈看书后记》,收入《张看》;《〈红楼梦魇〉自序》 1976年5月:《〈张看〉自序》 1983年6月:《〈惆然记〉序》 1983年10月: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 1984年1月:《〈海上花〉的几个问题》(英译本序) 1988年:《表姨细姨及其他》;《谈吃与画饼充饥》 1989年9月:《“嘎?”》 1990年2月:《草炉饼》 学术论著 1977年:《红楼梦魇》 1981年:《〈海上花列传〉评注》 翻译作品 1944年:《死歌》;《生命的颜色》;《女装,女色》 1952年:《老人与海》 1953年:《小鹿》;《爱默森选集》 1954年:《无头骑士》;《赤地之恋》 1956年:《海明威论》 1966年:《玻璃集》 电影剧本 1946年:《太太万岁》,《不了情》 1949年:《哀乐中年》 1956年:《情场如战场》,摄制并收入《惘然记》 1958年:《人财两得》 1959年:《桃花运》 1960年:《六月新娘》 1961年:《红楼梦》,《南北一家亲》 1963年:《小儿女》 1964年:《一曲难忘》;《南北喜相逢》 未拍成:《魂归离恨天》(为电懋影业公司所写) 1.2 关于本书 1.2.1 本书简介 故事主要围绕在中国民国时代的上海和南京,主线是顾曼桢和沈世钧之间的爱情故事。两人与同在曼桢办公室工作的,世钧的好友许叔惠结缘。世钧家在南京,颇雄于赀,家人想为他说合门当户对且有瓜葛亲的石翠芝。曼桢居于上海,家累颇重,全仗姐姐曼璐货腰养活一大家子。曼璐早年且为此弃婚表亲张豫瑾。顾沈二人因工作而初识、热恋、订婚。在带同曼桢与叔惠面见家人时,叔惠与翠芝情愫暗生,但因门第之故不敢造次。其时翠芝因世钧之故已与他人订下婚约,为叔惠之故复又毁婚,但他人不明究理。 年华老去的曼璐冒重婚之险嫁予无行的有妇之夫祝鸿才。张豫瑾移情顾曼桢,虽遭回绝,但曼璐与世钧皆因而产生误会。祝对曼桢垂涎已久,曼璐为保婚姻及报复曼桢,串通祝强暴曼桢并监禁至怀孕生子。顾母愚暗而无主见,受曼璐摆布,举家搬走,掩盖真相。世钧苦寻曼桢不着,又遭曼璐误导,以为曼桢已嫁予张豫瑾。急寻出路的沈世钧与石翠芝二人终在两家人的撮合下成婚。新婚之夜双双察觉不对劲,但木已成舟。许叔惠其后亦赴美留学。祝鸿才前妻身后遗留一女,由曼璐带着与曼桢之子共同养育。曼璐逝后,祝鸿才对子女疏于照护。前妻之女病逝,曼桢之子亦命在旦夕。曼桢为照顾己子,竟又嫁予祝鸿才。祝无行如故,复有外室,曼桢举债与之争得离婚后的监护权。许叔惠赋归,间接联系上曼桢。世钧和曼桢二人终于许家巧遇。叔惠此时却在沈家会见翠芝。顾沈二人互诉衷肠,却惟有感慨万千:“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劫后重逢,却只是为了永诀。许石二人心中都知道缺了什么,但早已无从弥补。 1.2.2 创作背景 1949年5月,随着上海的解放,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和文化界的负责人决定保留两份市民小报《大报》和《亦报》,目的是为了服务它们在旧社会中已经联系的特定读者群体,并帮助那些相对落后的个体在新社会中取得进步。1950年,张爱玲使用笔名“梁京”在《亦报》上开始连载她的长篇小说《十八春》,并在1951年11月由上海亦报社出版了单行本。 在这部小说中,曼桢和世钧因为“支援东北”的机会而重逢,小说以一个喜剧性的结局收尾。1952年11月,张爱玲以“港大复读”为由,低调地离开了中国大陆。在海外生活期间,张爱玲对《十八春》进行了修改,去除了其中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内容,并将这部小说以《惘然记》为名,在1967年2月至7月的《皇冠》月刊上连载。1969年7月,皇冠出版社发行了这部小说的单行本,并将其更名为《半生缘》。 在张爱玲给宋淇的信中,她提到《半生缘》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作家马宽德的《普汉先生》的启发。 1.2.3 《半生缘》与《十八春》的区别 《十八春》正式集结成书是在1950年,1966年,张爱玲在美国对这本书进行了修改,并改名为《半生缘》。《十八春》与《半生缘》的不同之处在于: 二、全书解构 2.1角色解析 2.1.1 人物关系图 张爱玲《半生缘》人物关系图 (“河汁札記”原创,未经授权禁止搬运;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在线查看高清原图) 2.1.2 主要角色介绍 顾曼桢 父亲是安徽六安州人,母亲是北方人。外表文静柔弱,内心善良坚强。是沈世钧和许叔惠的同事。后与沈世钧渐入热恋。但后来由于沈父认出其姊为舞女,加上张豫瑾的到来,双方关系降温。后来其姐姐曼璐竟与姐夫祝鸿才狼狈为奸,对她实行强暴,借腹生子。美好的爱情也就此无果。后来曼桢虽逃出魔窟,却又与祝结婚但后离婚。十多年后再与沈重逢后,也只能此情不再。 顾曼璐 曼桢的姐姐,在父亲去世后,为了养家小小年纪就去做舞女,年华老去后变为一个二路交际花。嫁给祝鸿才后,面对祝鸿才的不忠和暴力,曼璐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利用自己的妹妹以留住祝鸿才的心且借腹生子,最后在负疚中病死。 沈世钧 南京人,父亲经营皮货店。做事常因顾虑太多而犹豫不决。世钧反感传统的家庭模式,对家族生意没有兴趣,他追求自己的学业和职业道路。但当父亲病重,他不得不回到家中,与母亲的意愿和姨太太的权谋相抗争,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工程师梦想,回到南京。世钧深爱曼桢,但由于双方家庭的压力,他们的婚事变得遥不可及。曼桢失踪后,世钧虽然努力寻找,却误以为她已变心,嫁给了豫瑾,于是在误解中放弃了寻找,最终与翠芝结婚。虽然不爱石翠芝,最后还是娶了自己所不爱的人。 许叔惠 曼桢与世钧的同事、好友。他出身于上海一个普通家庭,聪明且善于交际,性格温和,豁达幽默,人缘极佳。叔惠和翠芝之间有着不言而喻的感情,但沈母对他的出身和地位持冷漠态度。叔惠的自尊心不允许他为了爱情忍受轻视,尽管他对翠芝有感情。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出国发展,并娶了一个比翠芝家世更显赫的妻子,但因为妻子不愿生育,最终以离婚告终。 石翠芝 南京的大家千金,不需要为生计奔波的富家女。她的生活本应是寻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配偶,但她的叛逆性格让她爱上了叔惠。翠芝习惯了舒适的生活,她不会为了叔惠放弃家庭,但她的固执也不会因为叔惠的回避而放弃对他的爱。她按照社会的期望嫁给了世钧,在作为少奶奶的生活中,她依然坚守着对叔惠的爱。 2.2故事解构 2.2.1 故事梗概(共十七章) 一 沈世钧回忆起与顾曼桢的相识,已有十四年,时间流逝之快令他感叹。最初,世钧通过同学叔惠认识了曼桢,叔惠是世钧最要好的同学,也是曼桢的同事。世钧在工厂实习期间,与叔惠和曼桢逐渐熟悉,三人常一起吃饭,尽管叔惠与曼桢在办公室的交流仅限于工作,私下里叔惠很少提及曼桢。一次,世钧、叔惠和曼桢在新年期间共进晚餐,世钧注意到曼桢的举止和外貌,对她产生了好感。随后,三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世钧对曼桢的关心也日益增加。 某次郊游中,曼桢不慎丢失一只手套,世钧不顾雨夜和泥泞,独自返回寻找并最终找到手套。第二天,世钧将手套归还给曼桢,曼桢对此感到惊讶和感激。不久后,曼桢生病,世钧和叔惠讨论是否去探望,叔惠提到曼桢的家庭情况有些神秘,世钧则为曼桢辩护。 最终,曼桢通过弟弟杰民送来钥匙,避免了他们的登门拜访。叔惠对曼桢的家庭背景表示怀疑,世钧对此感到不悦,整晚避免与叔惠交谈。叔惠误以为世钧是因为家庭纠纷而心事重重。 二 曼桢病愈后第一天回到办公室,恰逢叔惠因赌约被请吃西餐,未能一同外出。因此,曼桢和世钧第一次单独出去吃饭,两人起初感到不习惯,尤其是在叔惠缺席的情况下。他们去了一家小馆子,世钧和曼桢聊起了家庭,曼桢透露自己有五个兄弟姐妹,她排行第二,世钧则提到自己家中的情况,包括已故的哥哥。曼桢提到自己父亲去世后,家庭陷入困境,姐姐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去做舞女,后来成为了交际花。世钧试图安慰曼桢,但曼桢请求他不要将这些私事告诉叔惠。 曼桢回家后,她的母亲和祖母正在整理从家乡带回的特产。曼桢的母亲注意到曼桢和叔惠的照片,询问曼桢关于叔惠的身份,曼桢解释说叔惠只是同事。曼桢的母亲对曼桢的婚姻问题表示担忧,希望她能早日结婚,以避免与姐姐同住的尴尬。曼桢对此表示理解,但也感到无奈。 曼桢的姐姐曼璐正在与客人祝鸿才交谈,曼璐对祝鸿才的言辞表示不满,认为他看低了她的家庭。祝鸿才提出要为曼桢介绍男朋友,曼璐生气地拒绝了。曼璐在化妆时,祝鸿才无意中提到了曼璐年轻时的照片,曼璐对此感到不悦。曼璐和祝鸿才的关系似乎有些复杂,祝鸿才对曼璐的过去有所了解,而曼璐则对祝鸿才的言辞感到敏感。 曼璐在晚上与母亲交谈时,母亲提到了曼璐的前未婚夫张豫瑾,曼璐对此反应冷淡,甚至有些嘲讽。曼璐对母亲的关心感到不耐烦,她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够艰难,不想再被过去的事情困扰。曼璐的母亲则感到内疚,认为自己没有为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曼璐与祝鸿才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他们讨论了结婚事宜。曼璐坚持要正式结婚,而祝鸿才则担心这会引起麻烦。最终,祝鸿才同意了曼璐的要求,两人决定结婚。曼璐的母亲对这桩婚事持保留态度,担心曼璐将来会后悔。曼璐则表示自己已经没有其他选择,她对未来感到绝望,但仍然决定继续生活下去。 三 世钧、叔惠和曼桢三人吃饭,谈到了厂里叶先生的寿辰。世钧提到叔惠之前帮他垫付了送礼的钱,现在要还给他。叔惠邀请世钧参加叶先生的寿宴,但世钧觉得这类活动无聊,不想去。叔惠劝他社会上的事没办法,不去会得罪人。世钧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决定去饭馆找叔惠和曼桢。他到饭馆后,发现曼桢已经替他签了名。两人在阳台上交谈,世钧因为想见曼桢而感到尴尬。他们回到席上,世钧和曼桢坐在上首,感觉像是新郎新娘。宴后,世钧提出送曼桢回家,两人各自乘黄包车,世钧只在衖堂口送别曼桢。 第二天,曼桢提到她姐姐即将结婚,家中将有空房出租。世钧热心地帮忙寻找租客,并带了一个姓吴的朋友去看房。世钧第一次进入曼桢家,被曼桢的弟弟误认为是曼璐的客人,感到尴尬。曼桢的母亲接待了他们,世钧询问曼桢是否在家。曼桢换了新衣下楼,世钧将吴先生介绍给她,但吴先生对房子有些犹豫。 曼桢邀请世钧上楼坐,两人在楼上交谈。世钧注意到曼桢家中的变化,曼桢解释说因为姐姐结婚,家中空了出来。他们谈论起各自的家庭和生活,世钧提到自己与父亲的关系紧张,以及对母亲的牵挂。曼桢则谈到了自己对家庭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打算。曼桢提出想找兼职工作,世钧表示关心,担心她过于劳累。曼桢则表示自己能够应对。两人的对话中透露出彼此的理解和关心。世钧后来帮助曼桢找到了中秋节礼物的购买任务,作为送给叔惠父母的礼物。 许家因为朋友借钱而无法过节,裕舫决定亲自下厨做黄鱼羹面。许太太忙于准备食材,而叔惠则穿着曼桢织的背心回家。许太太对曼桢的好感增加,但同时也担心叔惠的感情生活。第二天,世钧收到家信,许太太询问他是否被催婚,世钧表示母亲很开通。许太太趁机询问曼桢的情况,世钧解释曼桢和叔惠只是普通朋友。 世钧和叔惠计划去南京游玩,许太太希望叔惠能一同前往。叔惠在出发前匆忙出门,声称去取朋友托带的东西。他回来时带着曼桢,她给他们带来了路上的点心。叔惠的父亲和许太太对曼桢的到来感到意外,但热情接待。叔惠离开后,许太太和世钧谈论起曼桢,许太太误会了他们的关系,世钧虽然觉得不妥,却也有些喜悦。叔惠回来时,世钧已回到自己的房间,心中五味杂陈。 四 世钧和叔惠乘早班火车抵达南京,下午到达世钧家。世钧家经营皮货店,居住在店堂楼上。沈太太见到儿子归来非常高兴,忙前忙后,询问世钧的日常生活,并坚持要他做皮袍子。沈太太还提到了小健,世钧的侄儿,最近身体不适。世钧的嫂嫂也出来见面,她看起来比去年更加苍老,提到自己腰子病的情况。沈太太建议世钧找翠芝一同出游,但世钧拒绝了,他需要陪叔惠办事。沈太太于是叮嘱他们早些回家吃饭。 叔惠从箱子里取出托带的东西,沈太太帮忙重新包装。世钧在窗前看见小健向他招手,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石翠芝。翠芝是大少奶奶的表妹,世钧和她从小认识,但并不是特别亲密。世钧记得翠芝的母亲曾对他的家庭背景表示轻蔑,这让他感到羞耻。沈太太和大少奶奶讨论了世钧和翠芝的关系,沈太太希望他们能自然发展,不要过于明显地撮合。 世钧和叔惠外出游玩,晚上回家时,沈太太告诉他们翠芝要来吃晚饭。世钧对此感到不悦,尤其是听到小健唱着关于他和翠芝的歌谣。沈太太和大少奶奶讨论了如何对待翠芝的来访,大少奶奶表示自己不会去取笑他们。叔惠询问翠芝的情况,世钧表示这只是嫂嫂的一厢情愿。他们讨论了翠芝的外貌和性格,世钧对翠芝有些不满。 晚饭时,翠芝到来,大家一起吃饭。席间气氛有些沉闷,翠芝提出要送狗给小健,但提到世钧不喜欢狗。世钧否认自己曾说过这样的话,翠芝则认为他总是客气,不说真话。叔惠试图缓和气氛,但翠芝和世钧的对话仍然有些尴尬。雨停后,翠芝提出要离开,沈太太建议世钧送她,叔惠也陪同。在马车上,翠芝和世钧的对话不多,叔惠则在外面和车夫交谈。翠芝对世钧的问题显得有些冷淡,世钧感到寂寞,想起了曼桢。最后,他们到达翠芝家,叔惠对翠芝的印象是她与环境不协调,翠芝和世钧道别,叔惠心中有些惆怅,不确定是否还会再见。 五 世钧在南京的最后一天,他母亲提醒他去看望父亲。世钧不情愿地前往父亲沈啸桐的小公馆,那里的气派比他母亲这边大得多。开门的仆人不认识他,世钧通报后被引入客厅等待。客厅里摆满了红木家具和古董,显示着父亲的附庸风雅。世钧注意到桌上的名片和请帖,看得出父亲圈子里的人已将父亲的姨太太视为正室。姨太太下楼见到世钧,表现得十分客气,但世钧对她的态度冷淡。姨太太叫来自己的孩子与世钧打招呼,然后离开,却安排了自己的母亲在场监听他们的谈话。 沈啸桐下楼后,与世钧讨论了时局和家族事务,包括大舅公的去世和自己的健康问题。沈啸桐提到了世钧哥哥的去世,情绪变得伤感,世钧则感到意外。世钧提出父亲可以再找刘医生看病,但沈啸桐推脱。世钧心里明白,父亲与家里的关系疏远,对家中事务知之甚少。 世钧离开时,姨太太的母亲试图留他吃饭,但沈啸桐不耐烦地替他拒绝。世钧回家后,母亲询问他与父亲的谈话内容,世钧只提到了父亲的健康担忧。沈太太担心沈啸桐去世后家产问题,因为沈啸桐的钱都在姨太太手中。世钧安慰母亲,但内心也明白这种担忧的合理性。 世钧和叔惠计划第二天去游山,但因为下雨未能成行。方家邀请他们去吃饭,沈太太希望世钧去,以给嫂嫂面子。世钧和叔惠到达方家,发现翠芝也在。爱咪提议他们去看电影,世钧、叔惠和翠芝一同前往。电影期间,翠芝的鞋跟断了,世钧离开影院去她家取鞋。回到影院后,世钧决定再看一遍电影,让叔惠陪翠芝回去。叔惠和翠芝在玄武湖度过了余下的时光,叔惠对翠芝的印象复杂,他同情她的命运,但也担心与她的关系会引起误会。最终,叔惠送翠芝回家后,感到尴尬和不安。 世钧在南京的最后一天,他的心情复杂,既有对家庭的忧虑,也有对曼桢的思念。他回忆起与曼桢共度的时光,感到他们的快乐似乎总是在期待中度过,而真正的相聚却似乎总是难以到来。 六 世钧抵达上海后,写信给母亲报平安,计划通过叔惠在办公室寄出。第二天,他将信送到叔惠办公室,同时见到了曼桢。叔惠注意到曼桢穿着浅粉色旗袍,显得格外漂亮,曼桢因叔惠的赞美而脸红。世钧和曼桢的关系虽然不是秘密,但世钧不愿与他人分享曼桢,觉得别人无法理解他们的感情。叔惠即将离职,三人共进晚餐,叔惠和曼桢互相推让谁请客,最终曼桢垫付,叔惠承诺还钱。叔惠搬至杨树浦的宿舍,周末才回家。叔惠收到南京来信,是翠芝询问上海考大学的事宜,叔惠帮她获取大学章程。翠芝再次来信,叔惠回信迟缓,翠芝不再写信。叔惠对翠芝有情,却因种种原因未进一步发展。 世钧的好友一鹏来上海,约世钧吃饭,世钧邀请曼桢一同参加,但一鹏言语轻浮,世钧不满。一鹏透露可能与翠芝结婚,世钧意外但高兴,认为一鹏娶翠芝是好事。叔惠对翠芝有情,得知消息后心情复杂。世钧和曼桢讨论结婚事宜,曼桢希望不依赖家庭,世钧理解但有些失望。他们讨论未来,世钧提出结婚后可能生活会更好,曼桢担心影响世钧事业。世钧表达对曼桢的深情,曼桢也回应,两人感情更深了。 七 曼桢回到家中,得知母亲去姐姐曼璐家探望身体不适的她,因此不会回家吃晚饭。曼桢便协助祖母准备晚餐。祖母提到曼璐自从搬入新居后常感不适,怀疑房子风水有问题。曼桢则认为是因为曼璐的丈夫祝鸿才发财后,曼璐的身体状况受到影响。祖母还提到曼璐有帮夫运,曼桢则以幽默回应。曼桢吃完饭后去教书,回来时母亲已经回家,告诉她曼璐生病了,需要她第二天去探望。曼桢询问曼璐的病情,母亲透露曼璐有胃病和筋骨痛,还暗示了曼璐因过往打胎而留下的毛病。 曼桢和母亲讨论了曼璐给的钱,曼桢劝母亲不要再接受曼璐的金钱帮助,担心会引起祝鸿才的不满。母亲则表示理解曼桢的担忧,但同时也心疼曼桢的辛苦。曼桢安慰母亲,表示再过几年等弟弟能工作了,她的压力会减轻。母亲则希望曼桢能早日结婚,曼桢则表示至少要等到弟弟长大。 第二天,曼桢去曼璐家探望,发现曼璐的新家豪华而舒适,认为适合曼璐养病。曼璐和曼桢聊起家常,曼璐询问家中旧佣人阿宝的情况,并表示想要找回她。电话铃声响起,曼桢接电话后让曼璐接听,电话那头是祝鸿才。曼璐和祝鸿才的对话中,曼璐显得有些不满。祝鸿才回家后,和曼璐以及曼桢进行了一番对话,他提出让曼桢教曼璐,曼桢谦虚拒绝。随后,祝鸿才带曼桢参观了家中的客室、餐室和书房,曼桢对祝鸿才的炫耀感到不适。 祝鸿才送曼桢回家,途中提出请她喝咖啡,曼桢婉拒。祝鸿才在曼桢家附近下车,表示要与曼桢的母亲交谈,但曼桢告诉他母亲不在家。祝鸿才得知曼桢有约会后,决定不下车,改天再访。曼璐在祝鸿才离开后,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不安和恐惧,她意识到自己希望借助妹妹的肚子生下祝鸿才的孩子从而挽回她与祝的婚姻的想法是荒唐的,但这些想法却像野兽一样,一旦来过就认得路,随时可能再次侵袭她的心。 八 午后的家中,曼桢的祖母和母亲留在家中,曼桢的祖母听到磨刀人的吆喝声,便提着厨刀下楼。她回来时告诉顾太太豫瑾来访,顾太太和顾老太太对豫瑾的到来感到惊喜。豫瑾是顾老太太娘家侄女的儿子,也是曼璐的前未婚夫。他们讨论了豫瑾母亲的去世和豫瑾成为医院院长的事情,顾老太太和顾太太都对豫瑾的成就感到骄傲,并邀请他留宿。豫瑾同意搬来,并在晚饭时与家人共餐,曼桢因教书先行吃饭。晚饭后,豫瑾早早休息,而顾太太和顾老太太讨论起曼璐和曼桢的婚事,提到豫瑾对曼璐的旧情未了,以及曼桢与沈先生的关系未定。 世钧来访,发现曼桢不在家,得知她与豫瑾一同外出看戏。世钧在等待中听到顾太太和顾老太太讨论曼桢与豫瑾的可能性,感到不安。他决定离开,尽管下雨也不顾一切。顾老太太对世钧的态度冷淡,世钧感到被冷遇,但仍然礼貌地告别。 曼璐突然回家,发现豫瑾住在自己家中,感到震惊。她与母亲讨论了豫瑾的情况,顾太太提到曼璐与丈夫鸿才的关系问题,暗示曼璐可能对豫瑾旧情复燃。曼璐对此感到愤怒和无奈,她对豫瑾的感情复杂,既有过去的情分,也有对现状的不满。她决定要见豫瑾一面,与他谈谈。 豫瑾临行前,曼璐到顾家与他见面,两人的对话充满了尴尬和沉默。曼璐试图表达自己的感受,但豫瑾则保持着距离,强调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曼璐感到痛苦和失落,意识到自己与豫瑾之间的距离已经无法弥补。豫瑾离开后,曼璐独自在房间中哭泣,顾太太安慰她,但曼璐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绝望。 九 世钧在风雨之夜下定决心不再去曼桢家,但很快意识到这个决定的价值不大。他认为受到的刺激仅来自曼桢的母亲,与曼桢本人无关,决定至少应该和曼桢见一面,把事情说清楚。第二天,世钧在办公时间去找曼桢,提出晚上一起吃饭,但曼桢因教书无法赴约。世钧提到叔惠的妹妹需要补习算术,他每天晚饭后都要辅导,曼桢提到豫瑾已经离开。世钧在曼桢家吃饭,感觉到顾太太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猜想曼桢可能和母亲说了什么。两人讨论了结婚和未来的问题,世钧提出结婚后曼桢可以继续工作,但曼桢担心孩子的问题。世钧感到曼桢固执,两人有些不愉快。 世钧的父亲生病,他必须回南京。他匆忙告诉曼桢这个消息,曼桢感到突然。世钧安慰曼桢,承诺会尽快回来,并写信给她。曼桢担心世钧,提出想和他一起去南京,但世钧认为如果他们结婚了,这种情况会好处理得多。曼桢在街灯下看着世钧离去,心中充满了担忧。 世钧回到南京后,发现家中情况比预期的要严重。他的母亲告诉他,父亲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仍需静养。世钧在小公馆里见到了父亲,父亲已经消瘦得让他几乎认不出。姨太太在照顾父亲,沈太太也在那里。世钧的父亲询问他的工作情况,世钧的母亲希望他不要离开。世钧在小公馆里过夜,感到不适,尤其是姨太太频繁地进来照顾父亲,让他感到尴尬。 世钧的父亲想要搬回原先与沈太太的家,世钧也决定搬回去。他的父亲表示,世钧现在负责家里的事务,他不再过问。姨太太和她的母亲担心失去权力和经济控制。世钧的父亲决定当天就搬回家,尽管沈太太和世钧都有些怀疑能否顺利进行。沈太太离开后,姨太太表现出不满,担心自己的地位和未来。世钧的父亲和姨太太之间发生了争执,世钧不得不介入,最终他们成功搬回家。 回到家后,沈太太忙于照顾丈夫,家中气氛变得活跃。世钧的父亲对家中的变化感到满意,但世钧担心母亲的情绪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他考虑辞职以照顾家庭,但这也意味着放弃和曼桢的未来。他害怕曼桢的信,担心如何向她解释自己的决定。 十 世钧因家中事务决定辞去上海工作,未与曼桢商量便回到上海,在叔惠家过夜后,第二天上午递交辞职信并完成工作交接。中午,他找到曼桢,邀请她共进午餐,并在此时透露了自己辞职的决定。世钧解释了自己辞职的原因,包括对父亲病情的担忧、家庭经济的考虑以及与曼桢未来婚事的不确定性。尽管曼桢对世钧未与她商量的决定感到痛心,但她并没有责备他,而是询问了叔惠的看法。 在上海的几天里,世钧和曼桢天天见面,尽管表面上一切如常,世钧内心却感到不安。他写信邀请曼桢和叔惠到南京度周末,希望借此机会让家人与曼桢见面。叔惠虽然犹豫,但最终和曼桢一同前往南京。世钧在车站迎接他们,并在家中为他们的到来做准备。沈太太对曼桢十分客气,而大少奶奶则对曼桢持保留态度。世钧的父亲啸桐与叔惠相谈甚欢,但对曼桢保持距离,后来甚至认出曼桢与他过去认识的一个舞女李璐相似,这让他感到尴尬。 世钧和曼桢在南京的家中度过了一段时间,期间世钧送给曼桢一枚红宝石戒指,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然而,一鹏突然告知世钧,他的未婚妻翠芝解除了婚约,原因是翠芝对一鹏没有感情,实际上她爱的是文娴。不久后,一鹏与文娴结婚。 十一 世钧的舅父冯菊荪为避寿来到南京,世钧家还是为他准备了寿筵。菊荪和啸桐两位老人重逢,讨论了各自的身体状况,回忆起年轻时的欢乐时光,包括与舞女李璐的相关记忆。啸桐提到最近见到一个长得像李璐的女孩子,也姓顾,怀疑她们之间有联系。 沈太太对啸桐关于顾小姐的猜测感到震惊,但保持怀疑。啸桐和沈太太讨论了世钧与顾小姐的关系,沈太太认为世钧不知情,而啸桐对顾小姐的家庭背景表示怀疑。世钧和沈太太讨论了顾小姐的事情,世钧坚持顾小姐家庭清白,沈太太则担心世钧的未来。沈太太试图与世钧沟通婚姻自主的问题,但世钧显得不耐烦。 沈太太对世钧的上海之行表现出异常的关心,为他准备了礼物和零用钱,并叮嘱他早点回家。世钧在上海与叔惠重聚,讨论了一鹏和翠芝解除婚约,叔惠对此感到震惊。世钧提到一鹏认为翠芝和文娴之间可能有些什么。叔惠回忆起与翠芝在清凉山上的时光,意识到自己对她的感情。 世钧感到对母亲的关心有些厌烦,但内心也感到难过。曼桢在顾家与祖母和世钧交谈,祖母对世钧的到来感到高兴。曼桢和世钧讨论了家庭和工作的事情,世钧提到一鹏和翠芝的事情。曼桢对世钧的父亲认识她姐姐的事情感到惊讶,世钧则转述了他父亲对曼桢姐姐的猜测。曼桢对世钧父亲的过去感到反感,但两人讨论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世钧提出搬家以避免未来的尴尬,曼桢则担心如何向姐姐解释。 二人的关系因世钧父亲对曼桢姐姐的过去的态度而变得紧张。曼桢坚持认为她的姐姐没有错,是社会的压力造成了她的困境。世钧感到曼桢的话过于刺耳,两人的沉默加剧了紧张气氛。曼桢突然脱下戒指放在世钧面前,表示不值得为此发愁,世钧则以幽默回应,但曼桢的脸色苍白,情绪紧张。世钧离开时,将戒指扔进字纸篓,表现出他的愤怒和失望。曼桢在世钧离开后独自哭泣,感到绝望。 曼桢的祖母发现她母亲扭了腰,曼桢急忙去照顾。豫瑾建议用热水敷和松节油擦,曼桢答应去买。曼桢在豫瑾面前强颜欢笑,内心却为世钧的离去和姐姐的病情感到痛苦。豫瑾离开时,曼桢的母亲被叫去曼璐家,因为曼璐病情加重。曼桢和顾太太急忙前往,曼桢忍着腰痛,心情沉重。到达祝家后,发现曼璐病情严重,顾太太和曼桢都非常担忧。曼璐提到医生警告说当晚要特别小心,顾太太和曼桢心中更加不安。顾太太回家休息,选择留宿的曼桢却在半夜时分突遇危险。 十二 豫瑾的婚礼在上海举行,婚礼当天,宾客众多,主要是女方的亲友,豫瑾在上海的熟人不多。顾太太也来参加婚礼,原本计划与曼桢在婚礼上碰面,但直到婚礼结束,曼桢仍未出现。顾太太担心曼璐的病情恶化,急忙离开婚礼现场,前往祝家。到达祝家后,顾太太发现曼璐并无病容。曼璐向顾太太解释说,鸿才醉酒后误入曼桢房间,导致了不可挽回的错误。而实际上,这是曼璐与祝鸿才为曼桢设下的局。顾太太震惊之余,曼璐提出让鸿才与曼桢正式结婚,自己则退居幕后。顾太太虽然觉得不妥,但考虑到曼璐的身体状况,也感到无奈。 曼璐进一步解释,她和鸿才的关系并不正式,而她自己病重,无法再承担家庭责任。她希望曼桢能够接替她的位置,成为鸿才的妻子。顾太太虽然心里不同意,但看到曼璐的坚决态度,也感到无法反驳。曼璐还提到,如果曼桢不同意,她可能会选择报警,这让顾太太更加焦虑。曼璐建议暂时不要告诉曼桢真相,而是等她情绪稳定后再慢慢劝说。 顾太太离开祝家后,心情复杂。她担心如何向家人解释曼桢的失踪,同时也对曼璐的提议感到困惑和担忧。她按照曼璐的指示,告诉家人曼桢生病了,需要在曼璐家休养。 曼桢在祝家被囚禁,她的心情极度低落,感到绝望和无助。她试图通过砸破窗户来引起外界注意,但最终只是割伤了自己的手。曼璐带着药物来看望曼桢,但曼桢逐渐意识到是姐姐坑害了她,拒绝接受她的关心。曼桢坚决要求回家,但曼璐劝说她先养好病再说。两人发生争执,曼桢用破碗碎片威胁曼璐,但最终被曼璐制服并锁在房间里。 曼桢在房间里感到孤独和恐惧,她听到外面有木匠工作的声音,以为是要将她永远囚禁。她试图通过大声呼救来引起外界的注意,但最终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处于疯狂的边缘。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感冒症状严重,她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她在半梦半醒之间,感到有人进来,将她抬到床上,并开始有人送茶送水。曼桢的病情时好时坏,她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绝望,不知道何时才能逃离这个囚笼。 十三 世钧父亲的灵榇通过水路运回南京,世钧随船返回,而沈太太和姨太太则乘火车。沈太太在丈夫去世后感到心境开阔,因为现在她名正言顺地守寡,与过去被丈夫冷落不同。家中因地方狭窄,灵榇暂存庙中,举行丧事后,便开始处理分家事宜。姨太太提出分家要求,涉及教育费和养老问题,尽管她积蓄可观,但具体财产分配无从考证。世钧主张和解,但家中女性对此不满,尤其是嫂嫂,她担心自己和小健的未来。分家事宜拖延许久,最终得以解决。 世钧在父亲百日期满后,开始拜访亲戚“谢孝”,包括石翠芝家。翠芝家是中西结合的洋房,她正在花园溜狗时世钧来访。两人谈论了世钧父亲去世的情况,翠芝询问叔惠的情况,世钧提到叔惠曾来医院探望。翠芝提到曼桢,世钧表示这次未见到她。翠芝表达了对外出工作的羡慕,世钧则苦笑,因为曼桢的工作辛苦。翠芝提到自己也想外出工作,但家人会反对。两人一起在花园散步,翠芝突然情绪崩溃,世钧安慰她,两人关系似乎有所进展。 世钧和翠芝的关系逐渐亲密,他经常去她家,沈太太和大少奶奶对此感到高兴。翠芝生日时,世钧送她钻石别针,翠芝当场戴上。两人开始讨论婚后生活,翠芝希望到上海组织小家庭。世钧计划去上海购置婚礼物品,并邀请叔惠做伴郎。在上海,世钧发现叔惠将去美国,叔惠对世钧和翠芝的婚事表示惊讶,但最终同意做伴郎。 世钧和翠芝的婚礼在南京举行,叔惠作为伴郎出席。婚礼后,叔惠因醉酒提前离开,世钧和翠芝回到家中,感受到新房的狭窄和压抑。两人讨论婚礼细节,翠芝提到叔惠的醉酒,世钧则担心叔惠独自乘火车的情况。翠芝在梳妆台前刷头发,两人的谈话渐渐减少,气氛变得沉默。翠芝最终向世钧表达了她的不安和担忧,她认为世钧并不真心喜欢她,担心他们的婚事已经无法挽回。世钧尽力安慰翠芝,但他自己内心同样感到迷茫和无助,两人都像闯了祸的孩子一样,不知道如何是好。 十四 曼桢因难产被送往医院,祝家原本请了一位熟悉的女医生到家接生,这位女医生常与曼璐打牌,对豪门怪现状见怪不怪,曼璐认为她可靠。但女医生医术不高,面对难产主张送医院,祝家犹豫不决,直到最后关头才匆忙送曼桢去医院,曼璐陪同。医院里,曼桢生下一名只有五磅重的男孩,她认为孩子活不下去。夜班看护让孩子吃奶,曼桢在昏黄灯光下看着孩子,内心复杂,对孩子的未来感到担忧。她想到世钧,想象将来与他重逢,告诉他自己的遭遇,不禁流泪。 曼桢在医院与同病房的蔡金芳交谈,金芳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夫妻俩在小菜场摆蛋摊。曼桢向金芳倾诉自己的遭遇,请求帮助。金芳建议曼桢的丈夫霖生帮助曼桢出院。曼桢担心连累金芳夫妇,但金芳表示愿意帮忙。曼桢计划逃离医院,不带孩子,自己前途未卜,但相信曼璐会照顾孩子。 曼璐和鸿才来医院探望曼桢,鸿才首次出现,手持鲜花,曼璐带着食篮。曼桢对他们的到来不予理会。曼璐试图说服曼桢原谅鸿才,提到孩子,希望曼桢看在孩子的份上接受鸿才。曼桢内心挣扎,对孩子的未来感到不确定。 金芳的丈夫霖生来到医院,曼桢换上金芳的衣服,在霖生的帮助下逃离医院。霖生将曼桢安置在家中,然后去曼桢家送信,同时曼桢请求霖生打电话找世钧。霖生打电话到许家,被告知世钧不在上海。霖生又去曼桢家,发现已经换了新住户,开了跳舞学校,曼桢家已搬走。霖生回去告诉曼桢,曼桢不感意外,认为这是曼璐的计谋,她的母亲可能已被曼璐控制。 曼桢在蔡家生活,感到不安,决定写信给世钧,希望他能来上海。她收到薪水后,租了亭子间搬出去,霖生帮她置办家具。曼桢将剩余的钱交给霖生作为伙食费,霖生拒绝,表示等曼桢找到工作再还。金芳用剩余的钱为曼桢做了一件夹袍子。 金芳出院时告诉曼桢,曼璐发现曼桢失踪后并未追究,只是接回了孩子。曼桢身体恢复后,去找叔惠帮忙找工作,希望能见到世钧。她去许家,遇到叔惠的妹妹,叔惠告诉她自己即将出国,并建议曼桢去一家洋行找工作。叔惠没有提起世钧,曼桢也不敢问,担心他们的关系已经结束。曼桢离开许家,感到失落,在街上徘徊,感到天地变色,无法接受世钧已经结婚的事实。她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乘错电车,最终走到桥上,感到绝望。那天晚上,曼桢不知如何度过,但生活仍需继续。她后来找到一份教书的工作,住在教员宿舍,很少出门。几年后,她去杨家玩,得知母亲来找过她,杨太太给了她地址。曼桢知道麻烦即将来临。 曼桢的母亲顾太太来到上海,曼桢去伟民家接她。顾太太一路辛苦,曼桢决定接她到自己家住。在祝家,顾太太询问鸿才的生意,曼桢表示不满。顾太太担心曼桢的健康,曼桢则不愿多谈。荣宝放学回来,顾太太认不出他,曼桢感到茫然。曼桢叫女佣去买点心,顾太太则想休息。曼桢陪顾太太上楼,顾太太谈起豫瑾的遭遇,曼桢震惊。曼桢决定去豫瑾丈人家询问,顾太太却说他们都去了内地。曼桢沉默,豫瑾是她唯一的关心她的人,可能已经不在人间。 偶然机会,曼桢与豫瑾遇见,曼桢纠结后还是向其透露了自己被禁闭在祝家一年的经历,以及曼璐始终坐视不救的事实。豫瑾对曼璐的行为感到震惊,无法相信她会参与这样的阴谋。曼桢尽量为曼璐开脱,但事实是她被自己的姐姐背叛。她继续讲述自己生产后逃出祝家,母亲找到她后却劝她回到祝家。豫瑾对曼桢的母亲的行为感到荒谬,而曼桢则对豫瑾的关心感到心酸,最终忍不住流泪。她告诉豫瑾,自己已经决定要嫁给鸿才,尽管知道这是错误的,但为了孩子的幸福,她愿意牺牲自己。豫瑾虽然劝解曼桢,但她已经下定决心。两人的谈话中,曼桢感到无法面对豫瑾,因为她知道自己即将做出的决定会让豫瑾失望。豫瑾离开时,曼桢感到悲伤,她意识到自己即将失去一个真正关心她的人。 十五 八一三抗战爆发,上海经历了三个月的战火,许多有钱人纷纷逃往内地。曼桢的母亲顾太太,虽然并不富裕,但也受到了影响,决定逃往六安原籍。顾太太的婆婆已去世,她的儿女都不在身边,一个女儿在苏州学习护理,两个小的由哥哥资助上学。伟民在上海教书,已经结婚。顾太太回到六安后,豫瑾去看望她,想了解曼桢的近况,但顾太太对豫瑾有些冷淡,因为曼桢被祝家长期禁锁,顾太太似乎也同意了。豫瑾对顾太太有些鄙薄,但顾太太见到豫瑾却非常亲热。豫瑾询问曼桢的情况,顾太太告诉他曼桢已经和鸿才结婚。豫瑾虽然不是完全出乎意料,但仍然感到非常刺激,替曼桢感到可惜。他匆匆告辞,之后再也没有来访。 随着战争的蔓延,顾太太在六安的生活变得艰难,她的房子被毁,最终决定前往上海。她经历了重重困难,包括徒步行走和搭乘独轮车,最终到达上海并找到伟民的家。伟民和妻子琬珠的生活也很拮据,他们讨论着如何贴补家用,陶太太甚至暗示伟民应该向曼桢的富有丈夫鸿才寻求帮助。曼桢来到伟民家,看到母亲和陶太太相处并不融洽,决定接母亲到自己家中住。在祝家,顾太太询问鸿才的生意,曼桢表示对鸿才的生意手段不满。顾太太担心曼桢的健康状况,曼桢则不愿多谈。荣宝放学回来,顾太太和他亲昵互动,曼桢则叫女佣去买点心。顾太太感到不适,曼桢陪她上楼休息,并谈论了顾太太在六安的经历。曼桢提到豫瑾,顾太太则透露豫瑾的妻子去世,豫瑾被日本人抓走的消息。曼桢震惊,决定第二天去豫瑾的丈人家询问情况,但顾太太告诉她,豫瑾的丈人一家已经搬到内地去了。 曼桢在与顾太太的对话中,流露出对豫瑾的关心和对曼璐的思念。她对曼璐的去世感到悲痛,同时也对豫瑾的遭遇感到同情。顾太太的健康状况不佳,曼桢担心她可能发热,但顾太太认为只是感冒。曼桢照顾母亲,同时处理家中事务,包括照顾荣宝和处理与鸿才的关系。鸿才对荣宝的态度粗暴,曼桢则尽力保护孩子。顾太太在祝家感到不自在,决定病好后搬回伟民家。曼桢和顾太太去看病时,曼桢发现鸿才和另一个女人以及一个小女孩在诊所,鸿才谎称那是他的干女儿。曼桢对鸿才的外遇并不感到意外,她已经考虑过离婚,并且思考如果离婚,荣宝可能会归她抚养。顾太太对曼桢的冷静态度感到困惑,担心曼桢会和鸿才发生激烈冲突。曼桢则计划在送母亲回家后,去杨家寻求法律帮助,准备离婚事宜。 十六 世钧的嫂嫂曾热心撮合世钧和翠芝,但翠芝嫁入后,妯娌关系并不和睦。翠芝孩子气,大少奶奶多心,两人因亲近而产生摩擦。世钧的母亲偏心,对新来的翠芝更为宠爱,这使得家庭纠纷加剧,尽管这些纠纷与世钧无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矛盾加深,最终导致分家。皮货店被盘出,大少奶奶带着孩子独立生活,世钧在上海找到工作,沈太太和翠芝随世钧搬到上海。沈太太在上海生活不习惯,与翠芝关系也变得紧张,常因世钧而产生争执。沈太太甚至赌气回娘家,世钧不得不去接她回来。最终,沈太太选择回南京居住,世钧常回去探望。 翠芝生育一男一女,生活平静。战后,叔惠回国,世钧和翠芝去接他,发现叔惠离婚。叔惠暂住世钧家,翠芝为他的到来做准备,但世钧觉得她过于讲究。翠芝和世钧因家中琐事争执,世钧感到翠芝的虚荣心。叔惠的到来让世钧想起曼桢,他们曾是三人行的朋友。叔惠去找曼桢,留下联系方式,曼桢打电话到世钧家,翠芝接电话。世钧回忆起与曼桢的往事,发现一封未写完的信,意识到他们已十四年未见。信中曼桢表达了对世钧的思念和关心,信未写完,却让世钧回忆起与曼桢的点点滴滴。 十七 翠芝发现世钧深夜仍在读书,感到惊讶,提醒他已是深夜。世钧解释说第二天是礼拜天,不需要早起。翠芝担心叔惠的来访过于热情,世钧则表示他们只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叔惠来访后,世钧感到身体不适,翠芝陪他在家,而叔惠则外出。叔惠回来后,世钧提议留他在家吃饭,但翠芝坚持要外出用餐。世钧因身体不适,让翠芝和叔惠外出,自己留在家中。翠芝在外出前打扮,世钧注意到她的美丽,翠芝则感到意外和高兴。 叔惠和翠芝外出后,世钧在家中发现曼桢写给他的旧信,回忆起与曼桢的往事。翠芝回家后,两人因信件发生争执,翠芝大声朗读信件内容,世钧愤怒地要求她归还。翠芝挑衅地继续读信,世钧几乎要动手打她。翠芝生气地离开,世钧则愤怒地离家出走。 世钧在街上徘徊,决定给曼桢打电话,但最终没有说话就挂断了。他反思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回家后,翠芝冷淡地问他为何深夜外出,世钧没有回答。两人的关系因这次事件而紧张。世钧后来得知叔惠即将北上,希望能有机会到美国深造,考虑与翠芝分开一段时间。 叔惠北上前,世钧想与他单独谈话,但叔惠忙碌,未能详谈。世钧在叔惠家偶遇曼桢,两人尴尬地重逢。他们一起离开叔惠家,世钧感到恍恍惚惚。曼桢提到自己的困境,包括与鸿才的婚姻、离婚和债务。世钧表示愿意帮助她解决问题,但曼桢感到绝望,认为他们无法回到过去。世钧坚持要为她想办法,但曼桢流泪,表示能见到他已经足够。两人的重逢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最终以曼桢的泪水和世钧的无奈告终。 三、文学鉴赏 3.1 写作手法 3.1.1心理描写 在《半生缘》中,心理描写成为塑造人物的核心手法,尤其在曼桢和世钧的感情发展中,心理活动占据了重要的叙述空间。这种写法不仅让读者及时了解人物的思想动态,也让人感受到情感在内心中如何挣扎。例如,曼桢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内心始终有一种坚韧,但她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恐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她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得到世钧的爱,另一方面又清楚地知道,这种爱可能会被世俗和责任撕裂。因此,她在与世钧的相处中,总是带着一丝不安和隐忍。 心理描写还有效刻画了世钧性格的复杂性。他对曼桢的爱是真诚的,但在面对家庭压力和未来时,他总是犹豫不决,甚至因为自身的软弱而逃避。张爱玲通过他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内心的矛盾描写,使读者能够看到他在两难中痛苦挣扎的样子。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直接呈现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对家庭责任、传统观念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态度,使得世钧在内心挣扎中显得更为真实和立体。 3.1.2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在作品中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情境刻画,而是充满象征性和情感暗示。例如,当曼桢和世钧在街上分别时,路边微弱的灯光、冷清的街道,都暗示着他们关系的疏离和他们爱情的无力感。通过对环境的细节刻画,张爱玲在渲染出孤寂与冷清的氛围的同时,映射出两人情感的无望。 此外,张爱玲运用细节刻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动荡。例如,曼桢无意识地剥落的豆子,象征了她对世俗婚姻的疏离与不安,她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体现在这些细小而琐碎的动作中。世钧在见到曼桢时的反复整理领带、搓手等细节,则表现出他面对爱情的矛盾和不安。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让人物的情感流露更具真实感,同时也赋予情境一种隐含的象征意义,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刻且含蓄。 3.1.3 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曼桢与曼璐的对比不仅反映出不同女性在面对爱情与婚姻时的态度,也展现了她们在性格和价值观上的不同。曼璐由于现实压力选择了妥协,放弃了自我追求,而曼桢则代表了理想主义,坚守爱情的纯粹性。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曼桢的勇敢与执着,也体现了张爱玲对女性在情感选择上自主意识的强调。 此外,世钧与叔惠的对比也非常明显。叔惠的理智和成熟让他能够清晰地看待情感问题,尽管对曼桢有好感,但他始终保持冷静。而世钧则因为性格中的柔弱而无法在关键时刻为爱坚守。这种对比一方面揭示了世钧性格的局限,另一方面也通过叔惠的存在,增添了情感冲突的戏剧性,使故事更具张力。 3.1.4 倒叙与插叙 时间倒叙与插叙不仅为故事增加了层次感,还使人物的情感回忆更加立体。通过倒叙,张爱玲让人物回忆过去的种种细节,将曾经的甜蜜与现实的残酷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厚重感。例如,曼桢在回忆她与世钧在街头漫步的情景时,过去的温馨与当下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这种倒叙手法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插叙的运用则使得情节更具戏剧性,例如在曼桢与世钧的分别场景中,穿插着她对家庭责任的回忆,表现出她在选择中的犹豫与无奈。这种插叙手法不仅丰富了情节,还使人物内心的挣扎更具深度,让读者对人物的情感历程有更全面的理解。 3.2 主题探讨 3.2.1 关于爱情 张爱玲通过曼桢与世钧的爱情故事,探讨了爱情的复杂性、脆弱性以及与现实的冲突。她认为,爱情虽是真挚、独特的情感体验,但它难以抵御现实的压力和个人的局限。张爱玲不讳言爱情的美好,但她清楚地表达出对其难以持久的悲观理解。爱情中的缺憾、自我牺牲、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构成了她对于爱情主题的深刻思考。张爱玲的爱情观真实而残酷,揭示了爱情难以完美,却因其遗憾而令人铭记。这种深刻的爱情观超越了简单的浪漫叙事,给人以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切反思。 真挚爱情 在张爱玲的描写中,曼桢和世钧的爱情超越了简单的恋爱,而是一种在浮躁的世俗环境中显得格外难得的情感。他们的相遇并非刻意追求,而是一种缘分的碰撞——一种自然的、无意中的情感。世钧对于曼桢的爱是基于她真实的品格和温柔的性情,他并未被她的外貌或身份吸引,而是看到了她内心的真诚与善良。他们的爱情,因这种真挚的内在联结,而显得独特而高洁,尤其是在当时强调门第和社会地位的年代里。 然而,张爱玲清醒地认识到,即便爱情珍贵且真挚,它也不能完全超越现实的限制。爱情的独特性在现实面前显得脆弱,难以与环境抗衡。世钧在面对家庭压力时的犹豫,使得这种难得的爱情最终变得破碎而遗憾。通过曼桢和世钧的情感,张爱玲强调了爱情的独特性与稀缺性,但同时也揭示出,在世俗约束下,爱情即便真挚独特,仍旧难以逃脱被打破的命运。 爱情与世俗的冲突 张爱玲擅长描绘爱情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并在曼桢和世钧的关系中将这种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们的爱情萌芽和逐渐加深的过程中,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逐渐显现。世钧虽然深爱曼桢,但他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未来的恐惧逐渐削弱了他对这段感情的信心。在他和曼桢的对话中,他多次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反映出他无法完全为曼桢放弃一切的现实心理。 张爱玲通过这种冲突揭示出爱情在世俗环境中的艰难。世钧的性格中带有顺从和妥协,这与曼桢的坚韧和独立形成对比。曼桢渴望的是真诚而坚定的爱情,但世钧受制于家庭的重担和世俗的约束,最终选择退缩。这种爱情与现实的冲突不仅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也表现了张爱玲对爱情在现实世界中位置的清醒理解——爱情需要勇气与牺牲,但在社会期待面前,许多人的爱情最终会选择妥协。 爱情中的缺憾 在曼桢和世钧的爱情中,张爱玲充分揭示了爱情的缺憾之美。他们之间的感情始于真诚,但随着世俗障碍的加深,二人逐渐陷入无力改变的困境。世钧对曼桢的感情是真挚的,但他的软弱和犹豫导致了这段感情无法有一个完满的结局。最终,他们因外界的干扰而分离,留下了难以弥合的遗憾。 张爱玲对这份遗憾的处理非常细腻。她让曼桢和世钧的感情始终未能达到最终的圆满,这种遗憾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曼桢在分离后依然怀念世钧,世钧也对曼桢的美好回忆无法忘怀。张爱玲似乎在暗示,爱情的价值并不在于结果的圆满,而在于其中真挚的情感投入。通过这段带有遗憾的爱情,她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完美的爱情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爱情的缺憾和不完满反而让人更加珍惜记忆中的美好。 爱情与自我牺牲 在曼桢的爱情观中,自我牺牲是其爱的表现形式。她为了家庭和世钧,愿意放弃自己的幸福,甚至接受生活的艰难。张爱玲通过曼桢对家人的照顾和对世钧的包容,展现了她在爱情中的付出与牺牲。曼桢并未因世钧的动摇而离开他,反而在分手后依然对他心存感情。 然而,张爱玲并未将这种牺牲描写为一种美德,反而在曼桢的痛苦中表现出这种付出的代价。她失去了自我,成为爱情的牺牲品,这种牺牲并未带来幸福,反而加重了她的痛苦。这暗示出张爱玲对女性在爱情中的无私奉献持批判态度。她似乎在提醒女性:爱情中的牺牲并非必要,爱情应当是平等而自由的。曼桢对爱情的自我牺牲尽管带着温柔的美感,但张爱玲通过她的痛苦表达了对爱情中不对等付出的深刻反思。 爱情的虚幻与现实的反差 张爱玲通过曼桢和世钧的爱情,揭示出爱情的虚幻和现实的强烈对比。在二人恋爱的初期,他们都抱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幻想着长相厮守。然而,当现实逐渐展露出其冷酷面貌时,他们的爱情梦想被现实的重担打击得支离破碎。在世钧逐渐屈服于家庭和世俗压力的过程中,爱情的虚幻性显露无遗。曼桢的理想化情感与世钧的实际退缩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爱情在现实面前的无力。 张爱玲通过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表现了她对爱情的悲观态度。她认为爱情虽然美好,但在现实的冲击下极易破碎。她的作品并非浪漫的爱情小说,而是现实主义的情感剖析,她强调了爱情并不总是理想化的,而是充满矛盾和痛苦。她在这种虚幻与现实的对比中,表现出对爱情的清醒理解:爱情的美好往往只存在于记忆中,而现实中,爱情难以逃避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3.2.2 女性地位与觉醒 张爱玲通过曼桢和曼璐的命运,深刻剖析了民国时期女性在婚姻、家庭和社会结构中的角色和地位。她展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依附地位,表现出对她们觉醒的支持和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她通过角色的成长与困境,展现了女性对自我价值和自主权利的追求,赋予她们独立的意识和觉醒的过程。这种对女性角色的细腻描绘,不仅表达了张爱玲对现代女性独立精神的支持,也反映出她对女性自我解放的深切期盼。她笔下的女性角色,在自我觉醒和救赎中找到了新的价值,这种觉醒使她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了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 女性角色在家庭中的地位 在张爱玲笔下,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被削弱为一种“依附”的角色。曼璐为家庭牺牲了个人生活,从舞女到祝鸿才的妻子,她一度希望通过婚姻得到稳定与尊重,但却陷入了被利用和忽视的恶性循环。她的婚姻既未能让她摆脱过去的生活,也未能让她赢得应有的尊重,反而被祝鸿才无视其价值,甚至在婚后继续寻求其他情感对象。这种处境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家庭中的弱势地位:她们的价值往往仅限于依附于男性,以满足社会和家庭的需求,却缺乏应有的尊严和权利。 曼桢的家庭责任和对弟弟妹妹的照顾也是女性角色地位的缩影。张爱玲通过曼桢的责任重担,表现出传统家庭对女性角色的依赖,甚至认为女性无条件的奉献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安排揭示了女性在家庭中处于被动和被支配的地位。通过曼璐和曼桢的家庭生活,渗透出对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批判,反映出她对这种将女性当作家庭工具的传统观念的不满。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曼桢在面对爱情时,逐渐意识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她深爱世钧,但并不甘心在家庭和爱情之间迷失自己。面对世钧的犹豫,曼桢展现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她没有一味依附于他的承诺,而是在情感中保持自尊。这种独立意识让曼桢在爱情中不再完全依赖男性,而是选择坚守自己的底线。通过这种情感态度,张爱玲描绘了新女性对自我意识的认同,表现了对现代女性精神的肯定。 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不仅体现在情感关系上,也体现在她对未来的思考中。曼桢开始意识到,女性不应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而应依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自由。她不再愿意成为他人的附属,而是希望在未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张爱玲借此传达了现代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觉醒与追求,反映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期待之外的自我成长过程。 女性对社会结构的反抗 张爱玲通过曼璐的角色表现出对社会不公的抗争意识。曼璐一度尝试通过成为舞女来支撑家庭,但这种职业让她遭受社会的偏见,她为了家庭而牺牲自我,最终却被婚姻束缚,失去了原本的生活自主权。她对丈夫的不满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表现出她内心的挣扎和对现状的反抗。她虽意识到自身的低微地位,但现实的束缚让她的反抗显得无力,甚至在婚姻中被剥夺了自我尊严和情感的独立性。 张爱玲借曼璐的处境揭露了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从属地位。即使曼璐尝试抗争,她的反抗也无济于事,反映出女性在传统社会中难以打破的性别限制。张爱玲对这一现象的描写充满了批判,她通过曼璐的挣扎与无奈,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和封建束缚的反思,揭示出女性在追求自我价值时,往往被家庭和社会的固有偏见所束缚的现实。 女性在情感中的自主追求 张爱玲赋予了曼桢在情感中寻求自主的意识。她与世钧的关系展现出一种对真挚情感的渴望,但并不是完全依附于男性的角色。她对世钧的爱是真挚的,但当她意识到对方可能无法为她承担全部责任时,她选择理智地保护自己,而不是一味屈服于对方的决定。这种对情感的理智态度反映出她在情感中保持自我独立的意识。 通过曼桢的选择,张爱玲表达了对女性在情感中的独立性期待。在张爱玲看来,女性不应完全依赖于男性的关爱和承诺,而应在情感中追求对等和自主。这种现代的情感观念打破了传统女性在情感中依附于男性的框架,展示出女性在情感中的自我意识。张爱玲借此传递了现代女性对自主爱情观念的认同,表现出她对女性独立性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女性的反思与自我救赎 张爱玲赋予曼桢一种反思和自我救赎的过程。在家庭和婚姻的压迫中,曼桢逐渐意识到自我解脱的重要性。她不再寄希望于他人的救赎,而是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摆脱困境。张爱玲通过曼桢的独立选择,展示了女性在经历苦难后,通过自我觉醒走向救赎的过程。她不仅认识到自己的情感需求,更明白只有自我救赎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自由 。 张爱玲通过曼桢的自我解救过程,表达了对女性觉醒的深刻理解。她认为,女性的解放不仅是外在的社会变革,更是内心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知。曼桢最终决定摆脱家庭束缚和世俗约束,象征了女性通过觉醒实现自我救赎的可能性。张爱玲似乎在强调,真正的解脱不在于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在于女性内在意识的觉醒。她赋予曼桢这一过程以极大的意义,传达出对女性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救赎走向独立的期望。 四、专题浅析 4.1影视作品比较分析 4.1.1 影视作品简介 1997年许鞍华执导《半生缘》电影海报 《半生缘》(英语:Eighteen Springs)是一部许鞍华执导的香港电影,根据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改编,于1997年上映,电影总时长共2小时6分钟。 本片是继许鞍华执导的《倾城之恋》之后的又一部张爱玲作品,主演包括黎明、吴倩莲、梅艳芳、黄磊等,为黎明和吴倩莲继《都市情缘》后再度合演。饰演曼璐的梅艳芳凭此片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及金紫荆奖的最佳女配角。 电影剧情 1930年代的上海,在同一间工厂做工的世钧(黎明饰)和曼桢(吴倩莲饰)成为恋人。曼桢早年丧父,姐姐曼璐(梅艳芳饰)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心痛离别恋人去当舞女赚钱,最终嫁给了有妇之夫祝鸿才(葛优饰)。世钧收到告急家书回到南京,方知家人召回只为让其成亲。因为性格上的软弱,也因久等不来曼桢的书信,世钧最终迎娶了他并不喜欢但门当户对的翠芝(吴辰君饰)。上海这边,不能生育的曼璐为保全自己的地位,设计令曼桢怀上了祝鸿才的孩子,葬送了曼桢与世钧的爱情。曼璐死后,曼桢为了孩子委身祝鸿才。两个有缘无分的人就这样错过情缘。 4.1.2 影视作品比较分析 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半生缘》和许鞍华导演的同名电影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背景,通过曼桢、世钧、曼璐等主要人物的情感纠葛,探讨了爱情、家庭、女性自我与命运的主题。虽然电影在情节上较为忠实于原著,但在叙事风格、角色塑造和主题呈现方面,小说与电影在表现方式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张爱玲的《半生缘》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洞察,表现了爱情在现实面前的脆弱,探讨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觉醒与抗争。许鞍华的电影版本忠实于原著情节,以视觉手法将原著中压抑的氛围和情感悲剧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电影在主题的呈现上更倾向于直观化与情感化,着重展现爱情的命运悲剧,弱化了张爱玲小说中对于女性觉醒、自我意识等主题的深层探讨。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小说更具隐喻性和复杂性,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和象征手法深入探讨社会、性别和个人命运,而电影则通过视觉叙事和情感戏剧性表达,使观众更直接地感受到爱情的痛苦和无奈。总体而言,小说和电影各自保留了对原著情感的独特理解,呈现出不同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的多元诠释。 主题深度的差异 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充满了她一贯的深沉笔触,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象征手法揭示了爱情、命运、女性觉醒等复杂主题。小说通过曼桢和世钧的爱情,以及曼璐对家庭的牺牲,描绘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的无奈和挣扎。曼桢与世钧虽彼此相爱,却因性格、家庭、社会的多重压力而被迫分离,突显出爱情在世俗束缚中的脆弱。张爱玲深刻探讨了女性在家庭和婚姻中的从属地位,并以曼桢的觉醒表现了现代女性对自我独立的追求,构成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 电影《半生缘》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保留了大部分情节和张爱玲的叙事主题,但在主题呈现上有所简化。许鞍华在电影中主要聚焦于曼桢与世钧的爱情悲剧,突显了命运对爱情的无情摧毁。电影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浪漫又压抑的情绪,强调个体在宿命面前的无奈,特别是爱情中因误解和无力反抗带来的遗憾和惋惜。相比之下,张爱玲的小说对女性命运和自我意识的探讨更为深刻和复杂,而电影则以爱情悲剧为核心,将其他主题有所淡化,以便于更直观地表现情感冲突。 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小说中,张爱玲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将曼桢、世钧、曼璐的复杂情感和内心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曼桢性格温柔、独立,虽对爱情充满期待,却在世钧犹豫不决时表现出理智与自尊。世钧内心矛盾,爱曼桢却因性格软弱无法与她共度一生,成为封建家庭责任的牺牲品。而曼璐在张爱玲的笔下更为复杂,她从舞女到祝鸿才的妻子,经历了自我牺牲、愤怒和痛苦,为了家庭和个人利益不惜牺牲曼桢的幸福,呈现出那个时代女性在现实与情感之间的挣扎。 电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则更为直观和戏剧化。曼桢由吴倩莲饰演,清新自然,充满柔弱与坚韧;世钧由黎明饰演,温柔而忧郁,表现了他在爱情与现实之间的无奈。电影中的曼璐由梅艳芳饰演,她将曼璐的沧桑、愤怒与不安诠释得极为细腻,特别是在设计曼桢怀上祝鸿才的孩子时,她的复杂情感得到了更直接的表达。相较于小说,电影通过演员的演绎赋予人物更为鲜明的个性,但对其内心的刻画略显不足。小说对角色的心理描写细腻深刻,特别是曼璐的情感挣扎和自我矛盾在小说中更为立体,电影则通过表面化的表演使人物形象更加直观而丰满。 情节改编 电影《半生缘》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部分情节进行了精简与改编,以便适应电影的时长和叙事节奏。例如,电影中,世钧在上海和南京之间的奔波与小说相比有所简化,减少了次要情节,突出了世钧与曼桢的爱情主线。这种改编使得电影叙事更加紧凑,故事节奏更为流畅,但也相对削弱了小说中一些情节的象征意义与社会深度。 此外,电影增加了世钧与曼桢在分别时的细节描写,例如在上海街头的最后一次相见,以及曼桢内心的挣扎。这些细节增强了情感冲突,使观众更直接地感受到两人错过的遗憾。然而,电影未能呈现张爱玲笔下更深层的象征意味,小说中的隐喻和心理暗示在电影中有所削弱,例如曼璐的悲惨结局在电影中被更直接地表达,而小说中的象征意味被弱化了。这种情节上的差异,使电影的情感表达更具戏剧性,但却缺乏小说中对社会、家庭等深层议题的探讨。 视觉风格与叙事手法的区别 张爱玲的小说以细腻的文字叙事著称,文字中充满对细节的敏锐观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疏离感和压抑的氛围。她通过描写环境和心理活动,使得小说情感饱满而富有层次。例如,在小说中,世钧对曼桢的爱意在许多细节中得以表达,而曼桢的情感矛盾则通过内心独白呈现。张爱玲将爱情的残酷与命运的无常相结合,通过文字的象征手法让情感更加含蓄而深刻。 相比之下,许鞍华在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和细腻的视觉设计,将原著的文字意象转化为具象的场景。电影通过灯光、服装和场景布置,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风貌,同时营造出一种压抑和怀旧的氛围。例如,曼璐跳舞时的灯光、曼桢与世钧分别时的阴暗街道等,都通过视觉呈现了原著中的情感基调。许鞍华的电影风格偏向现实主义,视觉效果简洁,富有年代感,弥补了文字难以直接表现的情感细节,但同时电影的情绪更直白,缺乏张爱玲作品中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 【个人读书备忘录】 书籍类型:纸质书 购书渠道:当当 购书日期:2022年7月5日 读书日期:2024年10月28日-11月1日(2)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