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钱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一直备受人们喜爱。虽然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点言过其实,但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传承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任何时期,手中缺钱总是让人感觉心里不舒服,而只要手中有了钱,立马就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国人十分喜爱把多余的钱存在银行,这样不仅可以得到一笔利息,还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如果今后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用钱,最起码不会为钱而发愁了。
根据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报告,最近几年我国的居民存款总额每年都在以10%的速度增长,2020年存款总额达到93.44万亿元,2021年上半年净增加7.45万亿,存款总额已经达到100.89万亿,半年的时间就比2020年增长了7.97%。这样高的存款增加水平,一方面是因为2020年特殊事件的影响,让老百姓认识到了家里备用一定的存款还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国人的收入水平也在以比较快的速度增长,老百姓手中的闲钱越来越多,这一切都得益于我国目前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储蓄大国,并且还时不时地成为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的储蓄率达到44.6%,基本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我国为何会有这么高的储蓄率呢?小编总结了几点原因:一是我国的存款利息收入水平比较高,相较于世界许多国家的低息甚至负息,我国的利率水平偏高,导致国人喜欢把钱存起来赚利息;二是2015年开始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国人把钱存入银行有了50万的兜底保障,国人把钱存入银行更有信心了;三是2015年开始的大额存单,利息收入有增无减;四是2015年开始的存贷款利率改革,很多银行创新了存款产品,利息收入更加多了;五是大额现金管理开始试点实行,已经河北、深圳、浙江等三地试点,虽然对百姓存取款程序上增加了一点麻烦,但是存款的安全性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银行吸收存款,老百姓存款赚取利息,这本来是双赢的,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的。银行存款产品的创新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难免会出现某些存款产品违反了有关金融管理制度,违反了监管规定。特别是2015年开始的存款利率改革,虽然存款利率水平上涨不少,但某些产品却与现有的制度产生冲突。根据小编了解到的信息,从2021年起,有4类存款就因为不符合规定被央行取消了。
第一类存款,互联网存款。从名字上看,互联网存款依托的是互联网,在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也让许多以前很难完成的任务在网络的协助下轻松完成,地域特征已经阻挡不住互联网信息的交换,银行存款也受到了影响,产生了互联网存款。但是这些通过互联网吸收存款的银行往往都是一些地方小银行,这些小银行一个共同特征是地域性强,只能在规定的地域范围开展银行业务,吸收存款的能力自然受到限制,但是如果这些银行通过互联网吸收存款,就可以快速地吸收到大量存款,但这种大范围吸收存款的做法,显然是违反了这些银行只能在一定地域范围开展业务的有关规定,因此央行就叫停了该类存款。
第二类存款,异地吸收存款。这种存款也主要与地方小银行有关。从名称上来看,没有资格在异地吸收存款的银行却选择了异地吸收存款,并给予储户比较高的利息。监管部门之所以把银行吸收存款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因为保持全国各银行之间的有序发展,让各银行都能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如果区域性银行在异地吸收存款,必然会对该地的银行发展产生冲击,从而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的混乱。因此从2021年起,央行重申了区域性银行只能在区域开展业务的规定,不能突破范围开展业务。
第三类存款,是结构性存款。这类存款本来属于合法的存款产品,但是却被一些银行滥用了,表面上宣传是结构性存款,实际上是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而这与我国的结构性存款的定义是相悖的。我国的结构性存款是与金融风险相挂钩的,虽然有可能收益会比存款高,但是也有可能利息损失比较大,到期后得不到利息。因为违反规定,这类“挂羊头卖狗肉”的存款产品也被叫停了。
第四类存款,靠档计息存款。靠档计息本来是财政部发行的国债采用的利息方式,但是却被不少银行借鉴拿来使用。靠档计息,顾名思义就是提前支取按照存期的长短分别采用不同的利率来计息,比如,储户存款是定期3年,如果在1年后急需用钱取出来,靠档计息就可以按照1年定期存款的利率计算利息,对储户来说,提前支取损失非常小。因为这种方法对存款人非常有利,一经推出,受到大众的吹捧,但这种“亲民”的靠档计息产品却是不符合规定的,央妈在2021年明确要求各银行取消这种靠档计息产品。
已经存的人该咋办呢?答案是不用担心。当然央妈的任何决定也不能牺牲储户的既得利益,因为这些存款产品不是储户造成的,而是各银行推出的正常的存款产品,虽然央妈要求各大银行取消以上4类存款产品,只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开始不能再以这4种方式吸收公众存款,但是对于已经存的人不会有什么影响,储户只要耐心等待这类存款到期就可以了,利息还是要按照存入的时候约定来计算。
综上所述,从2021年起,储户将不会在存款市场看到以上的4类存款产品,假如储户还可以见到这4类产品,那一定要当心了,要认真判断到底是不是存款产品,防止某些银行借机把储户的存款产品变成某种形式的理财产品了,对此,我们广大储户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随着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的双双下调,今后如果发现高利率的存款产品,储户有理由第一时间怀疑这到底是不是银行存款了。
上一篇:牛市的根基还稳吗?
有话要说...